返回第七十一章 饥馑之城(四)(第2/3页)  崇祯十三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好事!杀人放火抢东西,他们就是一群不折不扣的恶魔!我们不组织起来,一手拿锄头,一手拿刀枪,流贼迟早还要来祸害我们!这里,就是你们的家园!周围,就是你们的土地!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赶紧搬运尸体,清理废墟,重建家园!队伍里所有的男丁,都跟本人一起动手,把尸体全部搬走”

    “李先生,李先生!听说您有事吩咐小的?”吕三不知从哪里钻出来,突然跑到李崇文面前道。他的大刀不知何时捡了回来,重新扛在肩头。

    “我还以为你被吓住了,已经连夜逃回了省城!”李崇文讽刺吕三一句。

    吕三老老实实回答:“那哪能呐!小的还等着您分地呢。小的开始是有些怕。这情景,谁见了不怕啊?但是死人见多了,都那样,心里也不怕了。”

    眼看天色渐晚,李崇文顾不得与吕三啰嗦,连忙道:“这里没有石灰,只能用柴火来去瘟。你找些人,去附近挖几个大坑,再砍些细柴干枝,准备烧死人!”

    吕三听得明白,赶紧应声找人去了。这时候,一名四十多岁的男子带着十几个男丁走到李崇文身边道:“李先生,我们这些人都是川北川东过来的,见惯了死人,也知道怎么处理死人。您和小姐都歇着去吧,这里就交给我们。您对我们好,我们心里都知道。把事情交给我们,您一万个放心!”

    那男子原来便是昨天在人群中发问的魏老二。李崇文对魏老二点点头,连声道:“好!好!老魏,这里就交给你了!搬死人时,记着用布把手包严了,不能沾了尸水!还要用湿布遮了口鼻,不要浸了尸气。沾了尸水浸了尸气,人是要害瘟的!里面死人太多,不一定能烧得干净。尸坑只能选在高处,不能挖在低处!不然雨天过水,全给冲了出来!”

    当夜,魏老二领着草标们,打起火把干了整晚,这才把王庄地面上的尸体清理干净。至于水塘c水井里的尸体,因为没有长铁钩子,只有等明后天再说了。李崇文和刘小姐则组织妇孺们在大路上支起了铁锅,把粮车里发霉的陈粮倒出来煮了来吃。

    第二天一早,心急的李崇文便吩咐庄户们把粮车上全部的挽马都解下来。唐胖子为了省事,比李崇文要求的多运了六十石,总共一百一十石粮,以后每批粮间隔十天启运一次。每辆双轮大车装十石粮食,用两匹挽马拉运,总共有十一辆大车,二十二匹挽马。另外唐胖子还单独送了李崇文两辆大车的东西和食物。这些拉车的挽马,正好用来骑乘。

    李崇文有了马匹,便派出吕三等保镖,两人一组,骑马向另外四个王庄联系,一个目的是查明其余四个王庄的情况;另一个目的是带些人手工具回来,协助清理尸体。

    考虑到其他王庄可能遭遇相似的厄运,李崇文交代吕三走得远些,路遇行人也都问问县里情况。献贼再厉害,也不可能几天时间内将满县百姓全都杀光,总有些机灵的人跑出去了,说不定就藏在西边那片大山里头。

    事情安排妥当,李崇文便带了剩下的保镖和二十几个身体强健的庄户,准备到几里外的仁寿县城去,亲自看看城里是个什么样子。因为刘小姐坚持要去,她们也会骑马,所以主仆俩也被李崇文带上了。

    仁寿县古称陵州,今县名的由来,一说是因为隋文帝晚年长居仁寿宫,蜀王杨秀为了拍他爹马屁,奏请改普宁县为仁寿县;又一说以山水得名。北宋地理志《太平寰宇记》记载:“仁寿水在县西十里,名或因此。”

    仁寿县是个中等规模的县城,西依南北走向的龙泉山脉。城中心偏西南角有两座相去不远的小山,宛如相生相依的好姐妹。北边一座叫飞泉山,南边一座叫翳(yi)嘶山,两座山中间有山脊连在一起。翳嘶山突兀高耸于平地,顶上有座八角凉亭。沿着翳嘶山体有一条笔直的石阶上到山顶,因为石阶陡峭,县里人俗称天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