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四章 省城纷乱(三)(第2/3页)  崇祯十三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己的思路一层层解析给她听。

    “以前,我认为民之所以不安,是因为有流贼,有鞑子。只要把逆贼剿灭了,把鞑子打败了,天下自然太平,百姓自然安居乐业。而要打败流贼鞑子,就要有一位仁义果决的君王,有一群精忠报国的文臣武将,有一支纵横天下的强军劲旅。跟了世子一个多月,我发现原来的想法幼稚得可笑!”

    语涉君王,刘红婷警惕地瞪大了眼睛。舒国平见她误会,笑着解释道:“我想说的是,君王c文武和军队,甚至是流贼,都得有一个共同之根基,那就是百姓。青羊宫的道家曾给我讲过道法,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就是百姓。有了百姓,才有军队c文武大臣甚至君王。”

    “天子乃上天之子,岂是百姓所生!”刘红婷认为舒国平的想法有些离经叛道,好意提醒他。

    “世子曾说过,民以食为天,君以民为天。百姓就是君王的天!没有百姓支持,君王c文武大臣和军队,就会变成流贼;而流贼得了百姓的支持,就会摇身一变,变成君王c文武大臣和军队。所以,民心向背,方是胜利之源!我们带兵的,眼睛不能只看着君王c大臣和军队,更要盯着百姓。”

    刘红婷听舒国平三句话绕回本行,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好了!我们昵都是百姓生的。百姓是一,我们昵是二。对吧!我的舒大将军,侬还没说清楚民何以不安呢!”

    舒国平没有笑,相反还显得格外的严肃。他道:“子曰,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少时读论语,不过懵懂无知,囫囵吞枣而已。如今吾方知至圣先师(注一)之深意了。”

    刘红婷当然读过论语。不仅读过,还能倒背如流。她仰头故意发问:

    “有何深意?”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若天下为私,民何以得安?”

    “天下何处不为私?”

    刘红婷斜睨舒国平一眼,反驳道:“假如侬有老婆,侬还会与别人分享?就算世子,也是要时时算计王府的收成对吧!”

    “世子明为王府,实为百姓。雅州c牛角寨之缴获,世子丝毫没有纳入王府,银子和粮食都花在了庄户士卒身上。我们缴获了那么多的珠宝玉器,他也只让罗姑娘挑了一件,其余的都让收起来,说是以后变卖了银子买粮食。世子崇简朴,反奢靡;重实干,斥清谈;重民生,轻官宦;重身先士卒,轻靠后指挥”

    “还有啥轻啥重?侬一次说完。”刘红婷抿嘴直笑。

    “还有一点真得说。世子重数字计算,凡事都要在心里算过!田亩多少,收成多少,租税多少,人口多少,口粮多少,兵源多少,样样铭记于心有一次我看到世子在纸上计算,他用的算数符号我竟然看不懂。我问他,他说以后会开课讲授。刘小姐,你遇到生而知之的盖世明主了!”

    “是我们昵遇到明主了。”刘红婷轻快纠正。

    “对,是我们!我估计,我们在彭山搞崇文兄那一套,眉州c邛州,甚至嘉定,很快就会有大规模的逃佃亡奴过来。彭山不是仁寿。那里与省城和眉州都隔着龙泉山,消息闭塞c交通不便。彭山北到成都,南到眉州c邛州c嘉定州,都是一马平川。分田的消息可是会一日千里的!孙先生正在搞他那个宣传,帮我们到处喊话。听说他排了一出戏,内容就是宣传世子投献之策的。”

    “人呢,来得越多越好!可若是成都王庄的庄户逃过来了,那可真是一家人不认得一家人了。侬说,收还是不收?”刘小姐捂着嘴笑起来。

    “管他的,先收着!身体强健c性子朴实的,我们还可以抽丁为兵,组建护庄队。世子说,我们占一地,便要巩固一地,要做到‘实际控制’。这样,就算以后朝廷派来了知县c县丞c主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