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五十八章 尧舜禹汤(第3/4页)  崇祯十三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一个交待!”

    舒师傅对本朝史实同样非常了解。他反驳道:“那是于少保被奸人徐有贞害了。黄大人可是当朝尚书,二者岂可相提并论!”

    “那当朝的又当如何?”黄锦的指尖又敲敲桌子,“张江陵不是死在任上?他当朝首辅,身前即授太傅、太师,死了又赠上柱国,结果不过一个‘文忠’而已!”

    “本朝也有一位孙承宗。”舒师傅摇摇头。

    “孙承宗是鞑子入关,阖家遇难,不是老死病死的。”

    再反驳就是抬杠了,舒师傅自失一笑。

    他明白黄锦的感慨在哪儿。黄锦从京师吏部侍郎调任南京礼部尚书,表面是升官,实际是左迁。南京礼部那是大明官场中出名的闲官衙门,下一步的仕途多半便是告老还乡。

    舒师傅机警地将话题重新转移至朱平槿身上:“世子心性纯善,见不得他人受难。去年底他去人市买人,回来便痛哭半响。只是他年幼,不懂朝廷的规矩。谥号是朝廷圣旨恩准的,他一个藩王,岂能说给就给!黄大人不必当真,就当他小孩脾气!”

    “不对!”黄老大人反倒认真起来,“圣旨又当如何?改朝换代,谁还会认前朝的圣旨!谥号并非与当世观看,而是与千万年之后观看!哪天史籍散失,后人不知今日你我之事,依稀辨认墓碑上字迹,便叫一声:喔,这里还有位国之忠臣!有此一句话,足慰平身矣!”

    两人说着,都大笑起来。舒师傅道:“青史留名,固你我书生之夙愿!黄大人编修国史,青史留名有望!”

    “编修国史?”黄锦摇摇头,“书是死的,人是活的。编修国史,不如教出个好学生!”

    舒师傅心中得意,可他依然明知故问:“黄大人曾任东宫侍讲,那当今天子与先帝都是听过黄大人讲书的,说来黄大人也算帝师……”

    “天子?”黄锦从鼻子里哼哼,“当今天子倒是分外用心,可惜呀,天资……先帝倒还聪明些,可惜天不假年,又被魏忠贤那个阉奴教唆坏了!”

    见黄锦一脸酸楚,舒师傅不好再说。突然间,他对黄锦道,他有一个宝贝,正好请黄大人一道观赏。

    一个狭长的四方锦匣端出来放在石桌上,打开是幅卷轴。

    名家书画?黄锦暗自揣测,又否定了。装裱用的黄缎子,清楚表明了作者的身份。

    卷轴缓缓拉开,是一幅四字题词。黄锦见到题词,顿时大吃一惊。不是因为卷轴题词有多么惊世骇俗,也不是因为书法精妙直追王、颜,而是……而是他作为进士出身,二品高官,竟然有一字不认识。

    “天下……公。”黄锦故意漏念一字,好等舒师傅把那个他不认识的字念出来。

    舒师傅沉浸在献宝的兴奋之中,根本没注意黄老大人的尴尬。

    他大道:“大道之行也,圣人未之逮也,而有志焉。老夫于端礼门问仁于世子,世子便题了此卷作答。天下为公者,尧舜禹汤!有弟子诚如圣人,文正何足惜哉!”

    注一:永宁卫属贵州都司,永宁厅却属四川布政司,这是确凿无疑的。可见,明代边地军卫与行政地域,并非绝对重合。研究历史的人要明白,今天的政治复杂,过去的政治也不简单。

    注二:中关于徐有贞的记载中,让响木记忆最深的,是徐有贞参加南宫之变出家门前留下的一句话:“归,人;不归,鬼!”

    政治赌徒,就是人鬼之赌。

    注三:以文字为第一字的谥号,等级依次为:正、贞、成、忠、端、定、简、懿、肃、毅、宪、庄、敬、裕、节、义、靖、穆、昭、恪、恭、襄、清、修、康、洁、敏、达、通、介、安、烈、和。

    明朝获得“文正”谥号的人物有方孝孺、李东阳、谢迁、孙承宗、倪元璐五人。李自成进京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