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二章 承运朝会(八)(第2/3页)  崇祯十三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队的补充兵源。具体到一州县人口,以平均五到十万算,现役可达五百至一千,正役可达一千九到三千八。

    至于预备役,那是只训不征召的。一旦征召,那就是天下局势无可挽回,要做最后一搏。

    五丁抽一在阆中县的贺家庄已经施行已久,但是朱平槿并未将其推广,因为当时各方面的条件均不成熟。

    洪其惠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他提出的扩军计划,在总参的基础上又大幅度跨进了一步。而他提出的兵役制度,等于建立全民义务兵役制,把大明朝现有的世兵制和募兵制给全部推翻了。

    洪其惠的发言,可把罗雨虹急坏了。他难道不知道王府已经没有银子了吗?洪其惠的表态也让他弟弟感到纳闷,大哥不是说要劝谏世子,减少用度吗?至于郑安民,他轻捋短须,陷入了沉思。

    洪其惠的发言,句句搔动宝座上的少年世子,因为这正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抗战之时,四川一省以四五千万的人口,八年出兵三百零二万五千人,人口动员率百分之七,占全国应募从军总数的五分之一强(国统数),以致有“无川不成军”之说。

    仅在四一年九月到四二年二月间一个税季,四川一省就征粮、购粮共计一千三百三十万石(实物),占全国总数的四分之一,为全国第一。

    至于军火物资,四川更是主要的供应基地。民国三大兵工厂,巩县兵工厂迁入四川高坝(注一)、金陵兵工厂(注二)、汉阳兵工厂(注三)皆迁入四川重庆。

    过度的征购和涌入的大量人口,代价是市面物价飞涨,百姓生活困苦。然而抗战到底的决心,使四川人民忍受了一切苦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四川人民以巨大的牺牲和损失,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中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笔。

    ……

    朱平槿参加过川军抗战纪念活动,向手端破枪,足蹬草鞋,肩背斗笠的铜像献过花。洪其惠的发言,让朱平槿顿时如获至宝。

    他不顾他老婆难看的脸色,先肯定了再说:“洪先生所言,甚合圣人辩证之道法!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倾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注一)!兵者,世人皆曰糜饷而费粮,先生却言兵能得安,安能生财,此甚合辩证之道!只是如何以兵生财,还请先生指点!”

    朱平槿的前半截文言,罗雨虹没有听懂。可是后半截朱平槿直截了当问洪其惠如何“生财”,她立即听懂了。

    “川北原本人口众多,富庶不弱于川南。富荣之井盐、阆中之酱醋、顺庆之丝绸、射洪之美酒、岳池之稻米,皆蜀中闻名。又有嘉陵江及各支流纵横交错,水运方便,商贸发达。如今川北一片凋敝,微臣以为,还是兵匪之祸、横征暴敛之过!只要我蜀王府安民心,顺民意;鼓励农桑,革除税弊,与民休息,两三年时间,川北必定又是一番欣欣向荣之相!”

    洪其惠在谈投资软环境的重要性,至少罗雨虹是这样理解的。不过她现在最焦虑的问题不是这个,而是余粮收储还缺少百万两银子。所以她终于打破了绝不开口的庄严承诺,在宝座上开了口。

    “洪先生,军队不能一天缺粮。余粮征购,是世子定下的长远之策。可如果四川的余粮我们都收了,本姑娘担心百姓口粮不够,王府的银两也不够,倒弄得市场物价飞涨,洪先生有什么好办法?”

    罗雨虹着急发问,差一点就漏了嘴,把自己偷偷印刷了一百五十万两银票备急的事情说了出来。

    原来是这样!朱平槿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会平白挨上一下:感情老婆闯了大祸还怕曝光,先当众赖在我身上,以此封住我的嘴!

    洪其惠也明白了,难怪罗姑娘刚才使劲给自己眼色,让自己发言。原来自己和王国臣征收的余粮太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