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九十章 女人同台(一)(第2/4页)  崇祯十三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量。

    绵潼总庄报告绵州火药厂爆炸事故的经过、损失和善后处理……

    谭芳将待处理的文件主要内容一件件禀来,并一一提出建议,罗雨虹则将自己的处理意见一样样讲清,重新归队的秘书吴素琪赶忙记下大概,最后拟成文字,交罗姑娘过目。

    事情再多,只要能够解决,总有做完的一天。但有一件天下公认的难事解决不了,那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百万流民入川,彻底打乱了罗雨虹的粮食供给计划。口粮和种子粮的巨额需求凭空而来,让广赡仓刚刚储满的粮囤变得空空如也。

    更使情况变得复杂的是人性中的贪欲。

    一些流民家族刚吃了几顿饱饭,立即变得贪心起来。他们拒绝了夔州王庄给他们安排的山坡丘陵地,坚持继续向西行进,放言要到重庆府甚至成都府去分灌溉水田或者水浇地!

    贪婪如同瘟疫,也是会传染的。一些流民能侥幸拿到王府给他们的粮食,继续西进。另一些流民眼红眼热,也要求发粮食继续西进。这样一来,流民安置工作秩序大乱。川东土地无人耕种,川西却没有多余土地。流民来来回回,毫无意义地消耗着宝贵的粮食!

    还有一些川东的士绅,见着护国军大败巴山土暴子,太平的日子即将到来,竟然开始挖蜀王府的墙角,把手渗进了流民队伍,私下招揽流民垦荒种田。

    “郑总理的建议是什么?”罗雨虹问道。

    谭芳答道:“郑总理道,世子和姑娘发粮济民,已是天大的善举!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些刁民罔顾圣恩,不可惯之。他们吃了蜀王府的粮,就要听从蜀王府的安排。若是不从,王府立即断粮,让他们重新当回叫花子。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便是此理。”

    “嗯……总感觉缺少一个长期稳定的制度性安排……”罗雨虹托着下巴沉吟道。

    “我在家里听那些秀才们讲,孔圣人说的话,应该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正在记录的吴素琪突然搁了笔反对谭芳:“孔圣人说:仁者爱人,怎会说些愚民之语!”

    谭芳也不示弱,朗声讥讽道:

    “江南的秀才怎么讲的,我不知道。我只听世子爷讲过,江南那些秀才,尽是一些吃了大明、花了大明,一天到晚吟风颂月骂大明,每日里嫖妓优娼的糊涂公子哥!

    他们除了玩玩那些文字里的把戏,还会干个啥?

    上阵杀敌?不会!

    济民安邦?也不会!

    种几粒米出来,还是不会!

    有人说,天下之人,愚民本多。

    还有人说,钱眼太小、银子有毒。

    我看呀,不是愚民天生就愚,他们是被钱眼夹了脑袋,银子毒了心肺,这才变愚的!他们不是真愚,而是假愚,是装愚!

    孔圣人周游列国,一眼看穿世间百态,这才说不可使这些愚民知之。

    愚民们什么知道了,保不住就要闹出事来!所以里有云:百姓日用而不知!愚民们都知了,让世子和姑娘往哪里摆,是不是该让他们来由之?”

    平素文静的谭芳连讥带骂,驳得口齿伶俐的吴素琪哑口无言。

    一个是上海的城里人,一个是雅州的乡下人;

    一个是钟鸣鼎食之族的大小姐,一个是家徒四壁、卖身丧父的破落秀才之女。两人相互摩擦,便擦出了火星。

    罗雨虹兴致勃勃地看着眼前这一切。

    她喜闹,朱平槿喜静,谭芳也喜静。谭芳一个人在自己身边,总觉得生活单调得没有色彩。小红倒是个欢喜人儿,但她要上学习班、还要代表罗雨虹盯着审计局的副局长李茂权做事,不可能随时过来为自己解闷。所以她狠狠心,还是让吴继善把他的女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