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九十六章 磁石效应(一)(第2/3页)  崇祯十三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三尺舞台上,利用他自己的不幸身世和茶客们的普遍同情,对蜀子及其未婚妻进行了含沙射影的恶毒人身攻击。他的铁嘴过了瘾,却不料台下茶客中便有舆论综治办的密探。

    暂时清除了敌对势力,还要及时用自己的势力去占领思想高地。

    舆论综治办结合近期的热点,主推了几个专题,引起了社会普遍热议。

    一是蜀世子有关百姓“温饱”的重要论述。

    掌握文字的专家们不断地从各个方面阐述他们对此的解读,而在贫困线上挣扎的百姓则通过接受官媒采访表达他们对温饱早日实现的热切期盼。

    为了应对汹涌而来的民意,有非权威人士的调侃文章已经为普遍“温饱”定出了一个具体小目标:

    三年以内,在蜀地初步实现成人每月谷四十斤,鸡鸭一只、肉五斤。男人外加一斤酒,女人外加五尺布。七岁以上小孩有书读,七旬以上老人有医看。

    此消息一出,迅速在蜀地的弱势群体中掀起巨大的波澜。

    “大干快上,为早日实现普遍温饱而努力奋斗!”立即成为了成都街面上最容易看见的红底黑字标语之一。

    二是资本市场与工商业的大发展大结合。

    商业贸易,尤其是茶马边贸对榷,是蜀地经济迅速摆脱崇祯十四年初除五蠹运动留下的烂摊子之第一**宝,这是蜀地工商业者基本共识。

    随后与土暴子的战争,装备与农产品加工的巨大需求,又使火器局、机器局、钢铁局、纺织局、顺风镖局、雅州企业群等一批蜀府记明星企业赫然登场。这些企业为军队提供了大量的战争装备、为城乡提供了大量的生产装备,也极大丰富了消费品市场。

    再之后的汇通钱庄开业,使蜀地彻底结束了币制混乱的局面。

    银钞的发行,使蜀地的财政效率和工商业效率大幅领先于大明各省直;财富的精确量化与快捷流动,更使蜀地沉睡的财富变成了市场的主体要素资本。以汇通钱庄成立为标志的金融业整合;以银钞发行为标志的新货币政策以及龙王庙野股市场的自发形成,赫然成为了蜀地工商业发展的第三波浪潮。

    但是,对于股市这种分分钟几百万上下的东西,人就像在赌博一样,本能上既会兴奋,又会恐惧。

    蜀地的百姓看到了在股市一夜暴富的机会,却在股灾中哀鸿遍野;工商业者看到了股市筹资做大做强的好处,但在股灾中被迫出清股票,沦为钱庄的打工者。

    反对声浪最高的,还是学者们。

    学者们在股市中看到了人的“性恶”与“非礼”,却找不到一丝一毫的“性善”与“守礼”。学者们看到了股市的巨大力量不受控制地释放,当然恐惧于这种力量对既有社会体系的猛烈冲击。

    因此,在股票交易所在城南新址重新开业之际,《蜀都商报》推出资本市场与工商业的大发展大结合这个应景的话题,立即吸引了蜀地上上下下的关注。

    部分学者猛烈抨击了股市对教化万民的恶化作用,却被社会舆论潮水一般的唾沫淹没;

    学者们为股灾的受害者呐喊助威,却遭到股灾受益者与受害者异口同声地咒骂受益者固然要捍卫自己的既得利益,受害者也需要这个市场来翻本。

    没有了这个市场,输家就永远地输了。

    官员们也站在了学者们的对立面,因为千分之一的股票交易税早已定案,就等着城南股票交易所的正式开张!

    三是首届四川“护国安民、天下太平”参议会的隆重成立。

    “护国安民、天下太平”参议会,简称太平参议会。参议员,又称太平绅士。每届任期五年,可连选连任两届。

    首任太平参议会参议长,德高望重的四川布政左使张法孔在复兴报头版上发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