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四章 为了大唐...(第1/2页)  大唐美容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太子殿下。”

    李帅整和太子聊天,忽闻身后一老者声音,声音当中带着一股浓浓的怨念和恨铁不成钢。“素王。”那老者又与李帅打过招呼。

    “张公,好。”李帅连忙回礼。这老者,他是认识的。

    张玄素,银青光禄大夫,兼太子左庶手。算是李世民安排给太子的辅导老师。这种类型的辅导老师,那是铺天盖地,全方位的指导,只要有一样,太子做的不合格,立马大声呵斥制止。太子若听还好,若不听,要么上书直谏,要么向李世民告状。总之,在他们这些人眼中,太子骑射数游,酣歌戏玩,苟悦耳目,终秽心神。而在太子眼中,这几个老头简直就是神经病,整日围着自己数落不说,还偏偏一个个是命大的主儿。自己排除去的刺客,每次都说完成任务了,但这几个老头静养几个月又回来了。安然无恙,活蹦乱跳。

    “迟早有一点,要拍死你们几个。”太子心下想着,嘴上却是连忙解释。

    “我与素王正在此处商议国家政事,张公莫要误解。”太子说。

    “是吗?歌女之类,商贾之流,也配谈论国家大事?”张玄素轻蔑的说着,那神色,自然是在说:“太子,您别骗我了,就您那点花花肠子,别人不知,我们还不清楚吗?不是好些小娘子,便是喜欢些小郎君。况且,身旁还有一位出了名的素王殿下。别人好色狎妓也只是去别家院坊,而这位素王,直接豢养了一堆,整日无所事事,不知怎么蒙蔽了圣上,苟得王位不说,还败坏长安风气,滋长不良之风”张玄素在心下狂骂李帅。

    “歌女和商贾那也算是大唐百姓,既然是大唐子民,为何不能谈论国家大事?难道只需里面这些人谈论吗?”李帅反驳说。这张玄素,乍看之上,对自己这素王也算是恭敬。但说话时的神情语态,偏偏透露出一股颇以为然的不屑。说话时,一副高高在上教育人的模样,让李帅难生好感,即便这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李帅也很难升起尊敬之意。何况,这人言语中,带着浓浓的不屑,贬低商贾歌女之流的神情溢于言表。

    “国家大事,自然是由饱读诗书,理政治国那些大臣来讨论的,此乃天经地义,从古至今皆是如此。”张玄素说话时,一脸骄傲的抚须,向下斜视的眼睛已经算是裸鄙夷了。“乳臭小儿,你懂个啥?”

    “天经地义?从古至今?”李帅不屑。他即便是一位普通寻常的医师,但对于国策方针,民生政策,那也是极为了解的,毕竟好多东西都是涉及到自己切实利益的。更何况,身处信息大爆炸的二十一世界的帝都,无论是从新闻联播亦或是周围下棋的老头口中,李帅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国家政策方面的影响。治理国家的国策方针他可能不懂,但品评这些国策方针的优劣,那可谓是行家。而且,历史的车轮滚了那就久,后人对于前人,自然是喜欢探讨的的事的。

    “哦,如此说来,素王对于我等治国理政之言论,是颇有微词,难道,素王有些别出心裁之见了?”张玄素含笑说。

    “别出心裁算不上,免费给你讲一课吧!”李帅笑后,道:“首先,士农工商,这只是一种粗略的社会分工,像你这样的大学时,像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田舍汉,像那些工人,像我一样的商贾。我们的社会分工不同,但说到底,我们同属一个物种,人。人没有贵贱之分,什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那是扯淡。读书人,首在泽被后人,然后方才是立德于心,建功于世,宣德功于言。”

    “你先别生气,也不要激动,后面话长着呢。这里呀,我先给你排个顺序。”

    “大唐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以食为天”c“家有余粮c心里不慌”等等,这些话,都是要说明一个道理,吃喝,方才是人最根本的东西,没有那些辛苦耕种的田舍汉,您可能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