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一章 但使龙城飞将在(第1/3页)  王师三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襄阳中卢港,童珂与妻子蔡琰,老丈人蔡邕,以及甄宓和徒弟黄月英,童渊童飞也来了,送赵云一行人。

    “明好,便送到这里吧,你在荆州,可得好好照顾自己,你若不愿管这世间俗事,便不要管了,莫要勉强自己。”赵云和童渊等长辈都道别后,不舍的对童珂说道。一旁的甄宓也是抱着任红昌抽泣。

    童珂感动之余也知道,初春时节,北方已经乱得不可开交了,赵云现在回去,刚好赶上青州黄巾军南下兖州,虽然最后肯定是曹操赢,但毕竟还是打仗,赵云现在还不是统帅,他是要冲锋陷阵的将军,武功再高的人,也难免战死沙场,要说不担心赵云,那是不可能的。

    不过这是赵云选的路,他不能说什么,就像赵云也不会勉强他上阵杀敌一样。

    童珂只能叹息说道:“大哥,文若兄,奉孝兄,你们一定要记得,我之前说的北地人口问题,曹公行霸道,有些时候免不了多生杀孽,也许有不得已的理由,但兄长们都是身怀大才之人,一定有其他的解决办法,,还请各位兄长一定要为我汉人长久之计力劝曹公。”

    童珂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曹操之后攻打徐州时,屠戮过徐州,这也让很多有才的人不愿投靠曹操,其中就有本就是徐州人的诸葛亮,虽然诸葛亮当时不在徐州,可能这两年就会来荆州。

    但毕竟是屠了他故乡,他觉得曹操这人不行也无可厚非,当然,也可能是诸葛亮就觉得曹操手底下人才够多了,自己去了也得不到重用,因为史书上就说,诸葛亮长于政事,短于统兵,而曹操手下政治厉害的太多了,荀彧就是一个,而且曹操自己也被评价过,治世之能臣,显然也是政事厉害的角色。

    诸葛亮如果去了,不说没有发展,毕竟像诸葛亮这样的人物,在哪都会发光发亮,但发展空间有限,同样有经天纬地之才的司马懿也是在曹操赤壁之战打了败仗,才试图冒头,而且曹操那边基本定型后,就算诸葛亮做出了成绩,也不会显得多厉害,满足不了他的抱负。

    不过,最初屠徐州,多多少少会给诸葛亮带去一些负面的影响,所以童珂希望荀彧他们能阻止曹操屠杀,一是保存人口,二是阻止曹操自黑而让一部分本来有可能投靠他的有才的人转而投靠别人。

    赵云点了点头,荀彧也说:“那日明好所言,荀某句句牢记在心,大汉并非只有内乱,外患也一直都在,不可不早作打算。南方有明好,为如今战乱四起的大汉保存有生力量,休养生息。北方也不能有恃无恐多造杀孽。”

    童珂对着荀彧鞠了一躬:“那便多谢文若兄了。”

    “我之本分。”荀彧也回了一礼。

    “虽然诸位此去,要助曹公扫平天下奸贼,可一定要记住,兄弟阋墙,外御其侮,如今董卓祸乱朝纲,在东都之时便烧杀劫掠,又迁都长安,关中已经残破不堪,且董卓生性残暴,必不会长久,若董卓一死,则关中大乱,匈奴人必不会放过这次机会,南下之时汉人又将生灵涂炭。我不知那时曹公是否能取洛阳,但若能取,还请兄长们能尽力而为,尽量保得关中百姓存活下来。”

    荀彧和郭嘉一惊,这忧虑的是不是有点太远了?董卓还没死呢,就想到匈奴人南下了?不过此时的局势,好像推敲起来,可能还真有那种情况,这让荀彧和郭嘉也不禁心中又升起了一丝佩服,一是因为他这样大胆的推测,二则是因为童珂这关心百姓的心。

    赵云没想那么多,既然是兄弟所托,那自然是两肋插刀:“放心吧,为兄定会助主公尽快拿下洛阳,直捣长安,除贼勤王,届时匈奴若敢南下侵害我大汉百姓,定叫他们有来无回。”

    赵云上了船,见船要起航,看着船上赵云伟岸的英姿,童珂不禁大声吟唱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