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五章 二人一起上(第1/2页)  王师三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曹操派人去了襄阳,找童珂收购土豆红薯,而这段时间,曹操接到父亲曹嵩要来兖州的消息,然而这消息没多久,便成了噩耗,那就是父亲被陶谦害死了,这让曹操悲痛欲绝,但曹操是个做大事的人,很快就从悲痛中走了出来,并且利用此事,借机发难。

    整合大军,披麻戴孝,声称为父报仇。

    此时陶谦向公孙瓒和孔融求援,刚刚救援过孔融的刘备也在场,得知曹操攻打徐州,回去跟公孙瓒借兵,公孙瓒给了他两千人,他自己有一千多人,又招募了几千饥民,就往徐州去了。

    荀彧和程昱被留守后方,先锋大将赵云提前开拔。

    本来曹操杀心极重,要亲自领兵,言称所过之处,老少不留,这可吓坏了郭嘉和赵云。

    二人连忙上前劝谏,赵云说道:“主公,陶谦虽然害死主公父亲,可罪在陶谦,徐州百姓是无辜的啊。”

    “若不拿徐州祭奠我父,难解我心头之恨。”

    郭嘉见状,眼珠子转了转,上前笑道:“主公,若屠杀徐州百姓,此战恐无功而返。”

    曹操敛容:“陶谦不过冢中枯骨,我军兵强马壮,他如何与我斗?”

    郭嘉:“无功而返原因有三点,其一,失民心,陶谦占据徐州,经营多年,徐州如今殷实富裕,陶谦功不可没,且陶谦宣扬佛道,深的民心,倘若主公屠戮徐州,陶谦借此蛊惑百姓,百姓必然拼死抵抗,主公虽有精兵猛将,但也将举步维艰。”

    “其二,如今兖州已有干旱现象,恐后方有天灾降世,此番出征,还需速战速决,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自是最好不过。若屠城,恐怕激起民愤,届时无人甘愿投降,适得其反啊。”

    “其三,主公屠城,恐寒了善良志士之心,倘若后方有人看不惯主公如此行事,叛离主公,主公届时腹背受敌,当如何应对?”

    曹操沉默了,忽然曹操拔出佩剑倚天,一剑砍断了桌角:“传令下去,即刻出兵,我要生擒陶谦那老匹夫,用他的人头,祭奠我父。”

    曹操最后还是听从郭嘉和赵云的意见,选择只攻城,不伤百姓。

    而曹操给了赵云五千人,本来仅仅是做先锋,能打下一座城作为根据就行了,但没想到赵云兵贵神速,连战连克,连续攻下无座城池,直接打到了东海郡。

    这让曹操大喜,仗还没打完,就要封赏赵云。

    回军途中经过郯县,陶谦部将曹豹,前来支援的刘备屯兵郯县东,出来截击赵云,赵云兵少,而且战线拉得有点长。

    营寨之中,赵云叫来于禁和李典,一旁的任红昌也是一身戎装,赵云说道:“如今我们虽连战连胜,大大提升了我军东征的士气,然而我们孤军深入,补给跟不上,故而准备回军与主公汇合,但现在却碰到曹豹刘备驻军郯县,意图截断我军退路,然而他们仓促赶来,驻军未稳,我想让你们二人带上大部队,绕过郯县,与主公汇合,我则领500军士,安营扎寨,作为疑兵,吸引敌军耳目,助你们离开。”

    李典一听连忙说道:“将军,你乃主将,自当您先撤,断后之事,交给末将便可。”

    于禁没有说话,他觉得赵云这样有点太不自量力了,自己这边虽然连战连克,但劳师远征,而且日夜兼程,士兵已经很疲惫了,现在不说这五百人留在这挡不住对方联合的一万人,哪怕大家剩下的这三千五百人都留在这里,也挡不了多久。

    赵云却说:“我意已决,此乃军令,你们二人星夜启程,带上三千人,待尔等离开,我自有办法保证我军撤离。”

    三千五百人都难抵抗对手,为什么还要分批跑,因为赵云要攻城,所以五千人中,有大部分是步兵,所以他要把这些速度慢的步兵,先暗度陈仓的送走,自己留下一批骑兵,跑起来就快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