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03章 【千万俱乐部】(第2/4页)  大世争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或者控股监督。每年获得利润将以数百万计算,这对于任何一家银行来说,都是无法抗拒的诱惑力。比如说铁路,卢汉铁路的投资在4000万左右,但是建成之后,每年的利润超过500万。这已经不能算是暴利了,挖金矿都没法比这种经营模式来的挣钱。

    而且铁路建成之后,相比巨大的投入和利润,每年的维护费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不仅如此,银行甚至能够在盈利一段时间之后,将这些资本盘出去,大赚一笔,虽说这样的事情很多人都不会去做。但是资本积累的诱惑,是任何一个银行家都无法拒绝的。

    吴鼎昌放下提案,看了一眼王学谦,相比其他人,他更清楚王学谦这项提案的可行性。因为沪杭铁路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作为段祺瑞的经济幕僚,他对整个项目从运作,到最后的实现,相对比较清楚。唯独需要通气的是,其他人的意见,扭头对宋汉章的问道:“宋会长,这份提案?”

    “后生可畏!”

    宋汉章低头苦笑,王学谦是给他说过这个想法,但是当时他认为是一个玩笑。

    可是当玩笑放在了桌面上,成为了大家商议的问题时,宋汉章这才意识到,他必须要下决定。当然,银行公会的会长,更多的是一个‘和事佬’的身份,但他的意见没人会忽视。

    之前,宋汉章认为王学谦提出的这个想法,不过是一个玩笑。原因很简单,在民国的金融中心,乃至亚洲的金融中心,上海的银行业在民族资本这一块,相对薄弱。虽然一些银行也发展起来了,但是规模普遍不大。相比规模大一点的,四明银行、通商银行之外,在一流银行中,也只有浙江的两家银行可以胜任,实业和兴业银行,资本都达到了500万。但是除此之外的中小银行,数量虽然庞大,但是普遍资本都在百万以下。

    不要忘了,当初上海滩最小的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初始资本只有十万,还是对外宣传的需要,实际的实收资本只有7万银元。

    大部分的小银行,资本也都是二三十万,中等规模的银行,比如棉纺银行,也不到百万的资本。这等规模的银行,要想投资像卢汉铁路这样的大项目,别说几家银行联合出资了,就是几十家银行捆绑起来。也做不成这等大事。

    这样的规模,就是几家大银行联合起来,像是大型的铁路项目,比如说卢汉铁路,也是无法承担的一个天文数字。银行在投资之前,不得不考虑风险的因素。

    虽然银行可以凭借信用,吸收储户的存款,作为投资的资金来源。可是大型项目的资本运作周期长,需要大量投入的资本。所以,也不会成为大银行考虑的对象。反倒是外资银行,大部分都只是承担洋行之间贸易往来的结算,资本雄厚。加上本国政府的支持,轻而易举的能够接入这些对民国民生至关重要的项目。

    而且像是铁路这样的大型项目,不仅仅是投入多少,利润产出多少这么计算的。

    对于高层来说。一旦一条铁路建成之后,获得的利润不过仅仅是添头。

    铁路开通,铁路周边的区域将成为军队政府牢牢控制的区域。加上这些好处。那不仅仅是每年几百万的利润了。加上地方的税收,兵员的征收,等于是将整个战略资源重新整合起来,就是曹锟家族在这次银行整合中,获得利益并不是最大的,但是相信曹锟也能看到这样的整合对于他的统治地位是有百里无一害的。

    不过,这些话,有决定权的人,心知肚明,是绝对不会说的。

    而底下的那些小银行,如果聪明的话,就应该开始找准机会,加入某个阵营。

    整合后的资源,将大大的增强银行的竞争能力。不仅仅是和国内同行的竞争,更是和外资银行之间的竞争。这等于是从外国银行中,抢夺更大的利益市场。或许在欧战没有爆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