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99章 【君辱臣死】(第2/3页)  大世争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兆铭察言观色的本事当然是有的,他能够感觉到孙大先生对他刚才的发言的不耐烦。

    如果有再一次机会的话,他还是要说。没有别的原因,这是性格使然。反正他要是不说:心里憋得慌,不痛快。

    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王学谦竟然以巡阅使的身份,招揽了广东的督军陈炯明。这个结果,让很多民国的军政大员们都有种猝不及防的突然。不仅是‘国党’,连北洋的曹锟都被惊的傻愣傻愣的。曹锟在某个清晨醒来,迷迷瞪瞪的还没有睡醒,就得到了这个消息,嘴巴张的老大,露出一嘴的黑牙,感觉南方人真会玩。

    而北洋的另外一位大佬吴佩孚却认为,王学谦这个聪明人做了一件傻事。

    将原本南方合作联合的局面,会在这次事件之后,开始破裂,直系南下统一民国的机会来了。不过前提是先要把张作霖这老小子给揍趴下。

    在官场之中,官员的任命并没有太过的苛刻条件,贪财,贪权,就算是当将军的贪生怕死也不是太大的罪过。大家都差不多,反正穷光蛋的时候理想是活下去的勇气,有权有势之后,活下去的最大动力就是财富权势。

    但有一种官员,是被打上烙印了的,不敢那种势力都会避而远之。

    那就是——有前科的官员。

    而兵变,无疑是最大的前科。作为犯上作乱最激烈的一种举动,没有人愿意相信一个曾经发动过兵变的人,是可以信任的。养不熟的白眼狼就是说的这一类人。

    比如:冯玉祥。这位当年在湖南前线发动兵变,通电停止南北交战,让原本很有机会南北统一的契机一下子丢掉了,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段祺瑞失去了一统民国的机会。

    冯玉祥带兵打仗是一把好手,执政能力薄弱一点,但相比段芝贵等人还算是比较好的。可是就因为他有‘前科’,就很难在北洋系统内获得高层的认可,当然冯玉祥是一个很实在的人。他的人生格言就是:信用就是个屁,不实在。

    本着眼不见心不烦的想法,曹锟将冯玉祥安排去了关中。这家伙在燕京的时候和王怀庆眉来眼去的,王怀庆又和徐世昌暗中勾搭。反正冯玉祥这家伙的人品确实值得怀疑。要明白,他还拿过曹锟一大笔钱的贿赂,被赶出燕京的冯玉祥还去曹锟哪里敲了一笔军饷。如果有可能的话,曹锟这辈子都不愿意再让冯玉祥进京,这家伙就是一个祸害。

    有前科的冯玉祥,人品底下,自暴自弃。

    谁也吃不准,陈炯明是否也会走上这一条路。

    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陈炯明的人品肯定要比冯玉祥坚挺。后者被收买的价格直线下跌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而陈炯明,并不是能够用贿赂收买过来的人,这就是最大的差别,也是所有人吃惊的所在。

    “眼下的状况是,陈炯明很可能和王学谦达成一致,但先生的意见是陈炯明不会同意王学谦的浙军进入广东。唯一的分歧就是,浙军的海军在获得补充之后,对南下永丰舰南下造成了巨大的麻烦。”

    “事实上,如果乘坐英国定期客轮抵达香港。然后搭乘舢板去广州……”

    “这一个建议已经被否决了,不安全。”‘国党’在广州就把英国人往死里得罪,一旦孙先生上了英国人的船。说不定在厦门停靠之后,直接送去了英国巡捕房的牢房里,窝窝头吃到死。

    说话的谭延闿在‘国党’之内属于少有的实权派,不过贵公子出身的谭大少似乎对美食的关注度更重于政治。至少在他被赶下湖南督军之后就是如此。

    “谭兄,伯父当年主政地方,威高权重,是否能够联系一些人从中说和?”汪兆铭不甘心。

    谭延闿直言:“都是多少年的事,民国政坛风云变幻,早就不是满清的时候看重世交关系。”

    他是没有打算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