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41章 【请柬】(第2/3页)  大世争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然后在吹嘘了一段时间之后,是时候的表示出对杜月笙的认可,表示只要杜月笙今后跟着日本商会做事,对方会庇护杜月笙和他的手下。这种保证对杜月笙来说简直就是耻辱,他的势力在法租界,原先的公共租界,或者说现在的英租界里他没有产业。再说了,如果是英国人说庇护,他还真的会当回事,可日本人算什么回事?

    租界里他们说了算?

    这不是让人笑掉大牙吗?

    上海滩的混混谁不知道,按照以前公共租界,英国人法外开恩给日本人设立了一个工部局董事的席位,这还是德国战败之后空出来的。其次就是在苏州河北岸,设立了一个巡捕驻点,招聘了8个日本人当巡捕。工资按照比西方巡捕低,比华人巡捕多的原则,算是二等公民。

    就这个恓惶劲,还大言不惭地敢说替他撑腰。

    再说了,杜月笙也是一个有血型的男人,年纪不大,讲义气,是帮派里的中坚力量。怎么会没有一点民族观念,虽说甲午战争过去了快三十年了,可投靠日本人被骂汉奸也不是不可以。小杜别的可以不在乎,名声还是要的。

    再说,日本人也抠门,光说好听的,给他撑腰什么的。一句实在的东西都没有,还要让他搭上好不容易举债买下来的轮船公司,帮着日本人去收购苏北的棉花。这种傻缺的事,杜月笙说什么也不会去做的。

    不过生气归生气,但静下来,杜月笙似乎也嗅出了这其中的门道。

    轮船公司!

    还是轮船公司!

    看来他一直看不透的苏北的码头,航线,原来蕴藏着如此庞大的潜力。连日本人都想要分一杯羹就是很好的说明。

    夜深人静,杜月笙一个人开始琢磨。要是能够找个人来商量就好了,他最期待的荣家人找他。因为这是明摆着的,荣家的工厂不少在苏北,需要航运运输,作为苏北内河唯一的一家现代化的轮船公司,要比那些木头的漕船保险的多,速度也快的多。

    可荣家迟迟不见行动,让杜月笙也是没辙。

    想来想去,他想起了一个人,骆振忠。并不是别人的眼界比不上他,而是杜月笙有点悲哀的发现,就算是他当成佛爷一样供起来的杨度,吃着自己的白米白面,花着他给的孝敬,却在重要的事情上连一点起码的意见都不愿意帮忙。

    好几次忍了,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住了,就当面问杨度:“杨先生,是否对杜某的生意看不上?”

    杨度一副了无生趣的样子,慵懒地像是一只冬日墙根下的老猫:“不是不想帮,是帮不上忙?”

    “怎么可能!”杜月笙当时也是心急了一点,想要答案。

    不过杨度够直接,如同一条线一般的合上的眼睛,突然睁开之后,聚光如电:“杨某师从王恺运先生,一身的才学就连个字——乾坤!”

    杜月笙记得当时很激动,因为听不懂,但杨度竖起的手指让他感觉到心口仿佛热了起来一样,就那么立竿见影。可接下来,杨度的话让杜月笙感觉冷汗连连,甚至有种这老头疯了。当时的杨度是这么说的:“老夫学的是帝王术,看的是天下大事,气运苍生。你要是想要老夫辅佐,也不难,按照老夫的要求去做,有道是‘广积粮,缓称王’……”

    连写自己的名字都费劲的杜月笙都听明白了,杨度说的是什么,至于是否有这份野心?

    省省吧,造反哎!

    他这样的一个江湖人,从古至今,又有哪个成功过?

    远的不说,连权势滔天地袁大总统都沉沙折戟了,何况他一个不入流的混混?

    他的理想没有这么大,他只想着给他那早亡的父母争脸,也给高桥镇老家的杜家人涨脸,走到哪儿都有面子。换句话就说就是有社会地位,要当名流。等到机会合适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