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2章 找个理由(第1/3页)  任意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文树青一家人被送进京后,为了方便咨询和安全,任意命姚启明把他们一家人安置在王府里,就在王府后花园西侧的一个院子里。

    他们一家人此时也正在吃饭,文树青的父亲文颂柳喝着小酒,满脸发光,似乎很是满意现在的境况。

    文树青的祖上原来是乡村里的私塾先生,他的父亲文颂柳倒也是读过几本书,曾经想过要考取功名,怎奈资质甚差,不是读书的料,转而专心培养儿子。

    儿子文树青自小天资聪明,喜欢读书,年纪轻轻就装有满腹学问,原本指望儿子能踏入仕途,光宗耀祖,那知儿子为了他们,断了仕途之想,当年他气得拉着妻子要投河自尽,以免拖累儿子,后来他渐渐想开了,这都是命,只能是自叹命里无时莫强求。

    文树青突然被灵武王招揽,成为灵武王的幕僚,文颂柳莫名兴奋。这是文家祖上积德修来的福份,那是极大的荣耀,就算是金榜题名升官发财也无法与之相比。

    虽然现在文树青是以布衣身份做参赞,但他想当官,估计是灵武王一句话的事。再说了,以后灵武王登基为帝,那可是帝相啊。

    文颂柳是越想越满意,看了一眼正在低头扒饭的文树青,想起一件事,端起酒杯,仰头一口喝了,抹了抹嘴巴,说道:“青儿,临来京前,亲家说穆家兄弟。”

    文树青知道父亲想要说什么,打断了父亲的话,皱眉说道:“爹,我不是怨他们,而是这种事想也不要想,我承蒙王爷看重,王爷又如此对待我们一家,岂可再得寸进尺?”

    任意如此对待文家,要说最为感激的人应该是文树青的妻子穆静,这算是一个奇女子,为了文树青,她甘愿等候二三十年。

    她曾经有想过不管不顾地跟文树青而去,但她又是一个知书守礼的女子,不想败坏穆家名声。穆家意欲给她另择他人,她以死相抗,眼看着年华渐老,她原本渐渐死心,那知突然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文树青突然变身灵武王幕僚,原来所遇到的障碍迎刃而解,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穆家在当地做着买卖,是当地的富户。穆家人钱是有些,但总觉得比不上当官来得威风,就想让穆家兄弟去当官。

    想要当官,有这么几条途径:科举c军功c杂役。

    参加科举考取功名是最快又是极难的,穆家兄弟不是读书的料,这一条根本没门。

    去军队当兵,在军队里勤奋努力,也可以慢慢熬出一官半职,要是遇上战争,那是当兵难得的机遇,只是现在天下太平,没有仗可打,再说穆家兄弟也吃不得苦,这一条也不用想了。

    最后一条,就是在官府衙门里干一些不入流的杂役,先混着日子,熬上几年,或者就得到了九品的顶戴,这时候算是正式踏进官途,有了升官的机会,能走多远就看各人本事了。

    穆家兄弟就选了最后这一条路,在当地县衙里当个杂役混日子。

    穆家人本来瞧不起文树青,那知道他现在一飞冲天,成了卫国最有权势的人灵武王的幕僚,他们认为只要文树青动动嘴皮,穆家兄弟就能前途无量。

    穆家人知道文树青心里肯定有怨恨,所以他们不敢当面也没脸去见文树青,穆静的父亲就偷偷去找文颂柳,希望文树青能给两个小舅子找个前途。

    文颂柳也曾怨恨穆家嫌贫爱富,偏偏自己的儿子是个死心眼,非穆家姑娘不娶,文树青本来就是文家的独苗苗,要是没有遇到灵武王,说不定文树青就要独身一辈子,岂不是断了文家的传承香火?

    穆静已经四十多岁,文颂柳本来还担心穆静还能不能生孩子,但穆静却知道文家人的心思,对他们说了,要是自己生不了孩子,就让文树青再纳个妾,为他们文家生孩子传宗接代。

    凭文树青现在的身份,纳个妾的确是没什么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