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章 , 分肥而食(第1/5页)  野望——桓温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石鉴被杀之后,司徒申钟c司空郎闿等四十八人一起向石闵上尊号,石闵要将皇帝之位让给李农,而李农却以死推辞。在这种情况下,石闵就试探大家说:“我们都是汉人,如今晋室尚存,我愿和大家分割州郡,各自称牧c守c公c侯,上书迎接晋天子还都洛阳,大家看怎么样?”

    尚书胡睦识趣地进言说:“陛下圣德应天,应当登上大位,如今,晋氏衰微,远远逃窜于江边,怎能统揽英雄,混一四海啊!”

    石闵一听正中下怀,就趁势说:“胡尚书所言,可以说是明白天机,深知天命啊!”于是,石闵即皇帝位于邺城的南郊,大赦,改元永兴,国号大魏,他恢复原来的冉姓,追尊其爷爷冉隆为元皇帝,父亲冉瞻为烈祖高皇帝,尊母亲王氏为皇太后,立妻子董氏为皇后,立儿子冉智为皇太子,封其他儿子冉胤c冉明c冉裕均为王。冉闵以李农为太宰c兼太尉,录尚书事,封齐王,把李农的诸子均封为县公;其他文武全部进位三等。冉闵接着派出使者持节向各地屯兵反抗的各方势力宣布赦免的命令,但是,没有哪个愿意听从的。

    与此同时,身在襄国的石赵帝国新兴王石祗也得到了石鉴被杀的消息,于是,石祗也在襄国继位称尊,改元永宁,任命汝阴王石琨为相国,各地占据州郡的六夷拥兵之人都相继投向了石祗。在四面皆敌的情况下,为了打破孤立无援的不利局面,冉闵想到了远在江南的东晋朝廷,他派出使者辗转来到长江北岸,告诉东晋朝廷:“胡人逆乱中原,如今已经将其诛灭。如果能够派军前来共同讨伐,就尽管过来吧。”

    因为此时冉闵已经称帝,他从小在石赵帝国长大,身居石赵帝国高位,如今称帝后又与东晋朝廷没有任何隶属关系,在东晋的当权者看来,冉闵的政权对自己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况且,东晋朝廷已经考虑让业已向自己投降的蒲洪来经营河北,再支持一个已经称帝的冉闵,那又要置蒲洪于何地呢?因此,冉闵那看似联合c实乃求救的下书,无异于自讨没趣。由此可见,冉闵称帝的这一步棋乃是一步歪招。

    其后,冉闵又做出一件影响巨大的事情,那就是诛杀了一直与其密切配合的,已经被他封为太宰c兼太尉c录尚书事的李农以及尚书令王谟c侍中王衍c中常侍严震c赵升等人,并兼并了李农的乞活军。

    此时,原石赵帝国的中心统治区内出现了诸侯割据的态势,不管是新生政权冉魏抑或是旧有政权襄国的石祗,都无法有效地统治原有石赵帝国的广大疆域,此时的混乱局面已经超过了数月之前的内乱。在这种情况下,东晋朝廷继去年褚裒北伐失败之后,又再次产生了北伐的念头,东晋朝廷任命扬州刺史殷浩为中军将军,假节,都督豫州c扬州c徐州c兖州c青州五州诸军事,并授予了已经归顺的蒲洪和蒲健以高官,试图利用这父子二人作为殷浩北伐的前锋。

    不过,由于防范的心态占上风,东晋朝廷一直将桓温的西线兵力完全排除在北伐的计划之外。永和六年(公元350年)五月,朝廷命令庐江太守袁真攻下了冉魏的合肥,抓获了冉魏南蛮校尉桑坦,将那里的居民迁往江南。

    与东晋朝廷的三心两意相反,对原石赵帝国的广大疆域窥视已久的北方慕容鲜卑已经扎扎实实地开始行动了。永和六年(公元350年)二月,慕容儁看到时机已然成熟,就向石赵的北部边境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慕容儁留下世子慕容晔留守龙城,以内史刘斌为大司农,与典书令皇甫真一起辅佐世子管理后方事务。慕容儁将大军分为东c西c中三路:东路,由慕容霸(以后的慕容垂)率军二万,从徒河(辽宁省锦州市)方向沿渤海边攻击前进;西路,由将军慕舆于兵指居庸关(北京市昌平西北四十里);慕容儁自率中路大军,出卢龙塞(喜峰口附近)。

    永和六年(公元350年)三月,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