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深谋远虑】(第1/2页)  燕王朱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燕王朱棣听从魏国公徐达的建议退回大厅,早有婢女端上茶来。守在门口的郑和情知他们翁婿二人有话要说,便招呼着厅里侍候的丫鬟婢女们都退出去,临走又悄悄将门给带上。

    徐达和朱棣都是冷峻深沉的人,翁婿相对而坐,一时间竟没有话。许久徐达望着在门外守护的郑和的身影,觑着朱棣淡淡道:“殿下的这些从人,我瞧着都是人杰啊。在用人这一条上,殿下真是独具慧眼啊。”

    “哦?”朱棣一愣,万不想翁婿二人的对话会从这上头开始,瞧着徐达的眼色,是在看郑和,因笑道:“魏国公是说郑和么?他原名儿叫马和,本来是云南的‘色目人’,早年傅友德带兵攻云南,他被副帅蓝玉俘虏阉割了,留在军中做‘秀童’,后来又被带到了京师。我瞧着孩子可怜,便向蓝玉要了过来,留在府中做了门吏。这事儿,还差点给本王惹出祸来,亏得父皇并不见怪,反而赐姓郑,所以才改名叫了郑和。”

    徐达点了点头,古井一样的眼睛没有半点涟漪:“这事儿,我听说过。郑和这孩子十分机敏聪慧,办事儿也很有章法。但是我说的却不光是郑和!”

    朱棣眸子一闪,有些疑惑。

    徐达似乎在一边回忆,一边沉吟着说:“你的那名护卫是叫......叫邱福?”

    “嗯,正是叫邱福。他跟随本王的年月也是最长的一个。有勇有谋,武艺高强不说,还心细如发”,朱棣解说道。

    徐达点了点头:“他是个很好的材料。还有他身后跟着的几个护卫,我瞧着都是不错的。”

    朱棣也些不明白这位魏国公怎么忽然对自己的护卫来了兴趣,只得一一作答:“哦,那是朱能、张武、柳升等人吧?朱能是本王前些年收了过来的,当年王妃离家出走,去大街上打擂台,摆擂的英雄就是这位朱能了。本王第一次见王妃,就是在擂台上。说起来,这个朱能,还算是本王跟王妃的半个媒人呢”,说到王妃徐仪华早年的往事,朱棣和徐达都不禁抿嘴一笑,朱棣这才继续说:“至于张武、柳升、谭渊等人,却都是本王在北平新收入府的。”

    “柳升?可是祖籍烟台的一个刀疤汉子?”徐达忽然问道。

    朱棣一愣:“这柳升祖籍确是烟台,脸上也留着一块刀疤!魏国公是如何知晓的?”

    徐达邹了邹眉:“说起来他还是我的救命恩人呢。那是洪武五年的事了,那年万岁让我发兵扩廓。当时我分兵左副将军李文忠从东路进攻,征西将军冯胜从西路进攻,各领五万骑奇兵出塞,绕道敌军背后进行包围突袭。我自己则自领两万军士从中路突进,以吸引敌军注意。不想战事一起,东西两路救援不力,我的中军身陷重围,伤亡万人。偏此之时粮草也被敌军焚尽,数千将士被困,无粥无水。因此遣了这个柳升领着一千精兵突围去永平调粮借兵,听说当时永平卫的千户郭亮并不买账,柳升一怒之下打伤永平卫的主将,强抢了万屯粮草,这才解了燃眉之急。”

    “哦”,朱棣也想了起来:“确是听他提过此事。”

    “他不是从二品的北平都指同知么?怎么做了殿下的护卫了?”徐达满腹疑惑地问。

    “这就说来话长了”,朱棣觉得此间的事藤牵蔓饶,一时也不好解说,便简单地说:“好像就是因为当年的事他开罪了永平卫千户,永平卫千户和北平都指挥使陈亨又有些渊源,就设了圈套,把他贬到昌平做了军校,后来机缘巧合遇到本王,就投了本王了。”

    徐达听了不禁黯然:“可惜,可惜啊,我记得这个柳升打战可是一把好手,兵士们也都服他。本来想着是年轻一辈的将才,不想这几年竟被糟蹋若此。”

    朱棣冷峻的脸上动了动,咬着细牙道:“可不是吗?这北平、燕山本是用兵重地,可这么多上好的材料都被毁了。真打起战来,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