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八章 蒙在鼓里(第1/2页)  吴国小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黄巾军的规模已经比不上刚出现的时候了,毕竟最鼎盛的时期已经过去,而管亥他们兴起的这一股势力也只是强弩之末。真材实料的能力没有,只能凭借着赵牧来装神弄鬼,且失去记忆的赵牧也刚好符合他们的需求。明面上说的是替天行道,私底下做的都是扰乱社会的暴动。

    但被奉为天人的赵牧既能满足生活需要,又能够出尽风头,如此美差哪里能找?他甚至对失去记忆的事情已经毫不在意了,这里整日有人服侍,衣食无忧。不过他不知道自己只是一个摆设,军中的事务根本就不用等他来处理。他最主要的工作是若有人要加入黄巾军时,必须要来跪拜他以作诚心,当然还需要上交一些值钱的玩意儿,但却已经被管亥等人先取走瓜分了。

    好在赵牧也不在意那些财物,还美滋滋地感谢管亥等人,这也恰好陷入管亥的计划当中。此后,黄巾军沿路搜刮,吸收乡民,直逼由孔融屯守的都昌城。

    一日,管亥入赵牧帐内禀告:“顺天公将军,军中缺粮,不知有何妙计?”

    赵牧终日无所事事,根本就不知道没了粮草要怎么办。他就像一个泥菩萨一般,被管亥推上神坛,尽管“香客”众多,却不能开口说话的。他想了又想,还是不知道能有什么办法,干脆就甩了甩拂尘便把皮球甩回去给管亥:“依你之见,该当何如?”

    管亥暗觉好笑,他当然是故意这么问的,私下赚足好处,当然还是得靠赵牧这尊“财神”。故意问赵牧计策,也不过是想讨个“天意”罢了。

    “都昌城内,粮食充裕,吾军应当前去借粮。”

    “借粮?你与城内掌事的有交情吗?”赵牧疑惑地问道。

    “自然有交情,北海相孔融乃是天下仁士,而吾军乃顺应天意前去借粮,怎会毫无交情之说耶?”管亥转着大眼睛说道。

    “孔融?莫不是那个让梨的?”赵牧对孔融还是很熟悉的,记得有在一篇课文上学到的。

    别看赵牧现在似乎什么都知道,他已经是两个时代的记忆穿插在一起,时而齐整,时而断裂,让他都不知道哪个是真实经历的。不过也有些好处,就是他对世事的看待还像是以前一样,只是缺少了比较重要的记忆点,以至于一直都想不起他是谁。

    “让梨?似乎有这么一说。”管亥也不是什么好学之人,但一般这时代有名的事情和人物都会传播得比较广。

    “如此,那人应当愿意借粮给我们的,就依你说的去做吧。”赵牧想了一下,觉得孔融应该是个好人,所以便满口答应下来,他自己也不想有上顿没下顿的。

    管亥笑着应诺,心想着赵牧真的是太好用了。借粮其实就是说要去攻打都昌城而已,而得到赵牧的首肯也是为了更好的指使手下的乡众,那些人都是非常愚昧的,要是说攻打别人是神的旨意,那肯定毫不思索就拼出性命的。而赵牧本人却是不知,传到他耳边的都是有多少人慕名来投,或者“借”得多少粮食宝物。

    次日,管亥便带领着黄巾军直接将都昌城围了起来,这下把孔融给吓坏了。孔融被派到都昌也是为了镇压黄巾暴乱的,但没想到黄巾军的势力如此庞大,一连数日都无法镇压,他完全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而在入夜时分,却有一人闪进都昌城内。

    而在黄巾军营中,也发现有一人闯入城里,但因为轻视便忽略了。

    赵牧见部队一连数日都没有前进,不禁有些乏味,于是问管亥:“部队为何一直不出发啊?是不是孔融还没有借粮?”

    管亥一直都是瞒着赵牧的,说好听一些就是好生伺候着赵牧,难听一点就完全是软禁住赵牧了。“孔融还需时日备粮,故一直守候。”

    “原来如此,这地方的确是没什么好玩的,风景又少。”赵牧对自己软禁一事都不知晓,还轻描淡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