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前传(一)(第1/2页)  荼靡烬之妖妃倾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上古时期,混沌之初,天地未开,万物皆谜。

    不知过了多久,宇宙的四角形成了四个活物,他们给自己取名盘古,伏羲,女娲,华胥。

    宇宙无昼无夜,时间无声无息,他们认为茫茫宇宙中只有自己。就这样一直过了八万年,在这八万年里,他们沉睡,醒来,亦或是再次沉睡

    终有一日,盘古再次醒来,四周仍旧浑浊不堪。他不知道已经过了多久,这样的沉睡对他而言,除了聚集能量外没有丝毫意义。渐渐的,他想,或许,这世间还有和他一样的生物。他,需要寻找。

    于是,盘古拾起地上的斧子,动用能量用力地劈向空中,刹那间白光乍现,混沌中裂开一条口子。这条口子还在不断扩大——混沌终于变成了两半。上面的一半越来越轻,越升越高;下面的一半越来越重,越降越低。盘古见此,将上面一半取名为天,下面一半取名为地。至此,天地初成。

    感觉到混沌的破裂,伏羲,女娲,华胥皆从沉睡中醒来,不约而同运用神力,去往宇宙的中心。

    四者首聚,全都惊喜而又疑惑,但又害怕天地再次融为混沌,所以商定共同创造一扇巨门用来支撑天地。因没有实物,单凭四人之力凭空造物,的确是件难事。于是伏羲不顾他人反对动用元始之力,终合三人之力造就一扇巨门。传说,此门形似大钟,所以后人将其命名:“东皇钟”,奉其为上古十大神器之首,盘古斧次之。

    天地既现,伏羲因损耗大量能量,灵魂虚弱,于是趁自己消失之前将三魂七魄分别封印于一对雌雄古琴之中,取名伏音c羲乐。二琴合并之时成筝形,名曰“伏羲琴”。

    琴声悠悠,音律绕梁。女娲寻声而来,却只见到伏羲的肉身,灵魂却不知去向,顿时伤心欲绝。此时伏羲身侧一双古琴不奏自响,女娲仿佛又看见了伏羲的笑容。他的笑容是那样明媚,那样雅静。

    不知不觉中,一滴眼泪从女娲绝美的脸庞上滑落,泪水穿过女娲的墨发正好打在一颗石头上。没人注意到,一颗灰里土气的石头上竟浮现一抹刺眼的红色。

    女娲之泪,一生只有两滴,每一滴都拥有强大的力量。如今,女娲之泪只余下一滴。这一滴为情,下一滴又将会几时出现呢

    伏羲离去之日,肉身化为灰烬,天上有了日月,大地有了山河。女娲抱着那对承载着伏羲灵魂的古琴,准备隐居于伏女山。临走之前女娲见了盘古与华胥,请求二人将天地好生规整。而自己,将不再过问世事。女娲离去,仅留给盘古和华胥一个绝美的背影。

    盘古与华胥二人望着女娲消失的那个地方,思考着伏羲与女娲的故事,不禁惋惜哀叹。良久,彼此似是明白了什么,相视而笑,一起携手消失在天地的另一尽头。或许,冥冥之中,良人就在身旁。

    一百年后,盘古自命创世之神,将天地划分为九界,分授于其子女。大儿子,英俊儒雅,命为天帝,执掌神界;二儿子,妖孽霸气命为魔尊,执掌魔界;三女美丽妖娆,喻为妖帝,统领妖界。

    四子憨厚老实,称为黄帝,执掌凡界;五子性格暴烈,命为狱皇,执掌狱界。六女幽圣美丽大方,统领九幽,七子冥王风流潇洒,执掌冥界;八女血主伊人聪慧,为血境之主;而九子性子最淡,被命为极乐界如来。

    盘古定下规矩,九界以蓝海为界,各界友好相处,不得互相侵犯。九界已成,盘古自感大功告成,携其妻华胥隐于九界交接——蓝海。此后,不问天下事。

    九界虽成,但活物极少,地域空旷,是乃九界各主百无聊赖,于是各想其法。正因如此,而后,神界有神,魔界有魔,妖界有妖

    凡间黄帝忠厚憨实,唯其不知应制何物来填充凡界,终忍不住去往伏女山请教元始至尊女娲于其事。黄帝虽知女娲已经不再过问世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