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九回悠悠生死别经年 魂魄不曾来入梦(第1/4页)  三生石第一季长恨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玄宗让高力士派出去寻找玉环的人马,出去了好几批。由于战乱,去岭南的人马可走了不少冤枉路,有的刚要走个捷径,一听逃难的百姓说前面在打仗,只好往后退,不得已最后只好进入蜀中,到长江乘船才去到江南。

    此时的大唐,也只剩下蜀地和江南以南一直到沿海的州道还算平静,虽也有不少少数民族的部落趁唐王朝战乱之机揭竿而起,但还没有谁像安禄山和史思明那样的,闹得这么邪乎想一统江山,自己做皇帝。

    本来就路途遥远,再加上绕道而行,一年多才有寻访使回到长安。不说大家也知道,带回来仍然是失望。可只要还有派出去的寻访使没有回来,玄宗就仍存在着一丝幻想。

    在这种希望的燃烧下,玄宗终于按捺不住期盼的心情,他召来高力士商议,让他选拔死士,冒险进入范阳腹地,悄悄的寻访。

    可眼下范阳地界的征战正如火如荼,怕被叛军抓了差的百姓都拖家带口的往河南或江南逃难,还真没有几个大胆的往范阳里面跑。所以先期高力士派出去的两批死士,不是被叛军抓住征了兵役,就是在逃亡途中被斩杀,逃回来的死士一说,高力士也是摇头叹息。

    在玄宗的一再催促下,高力士又组织了三批死士。这回他们没有去闯那个龙潭虎穴,而是像去江南一样绕道蜀地,这次他们绕道陇右,走契丹和奚族的领地,去到范阳地界。

    这条道路危险重重,中原的人到契丹和奚族的领地非常显眼,况且眼下契丹和奚族正在安庆绪和史思明的叛军带领下与大唐交战。所以派出去的人只得挑荒山野岭穿行,根本就不敢在有人烟的地方出没。这一路风餐露宿还不是难事,还得同猛虎豺狼等野兽周旋,尤其进入深山老林,人迹罕至,对于这些寻人的人来说,生存是一种考验。

    可他们别无选择,这世界上比猛兽更凶猛的是人。一头是急红了眼的玄宗和高力士,一边是视中原汉人生命如草芥的契丹和奚族的叛兵,再加上一路上把人当场食物的猛兽,三批死士到了平卢境界也折损过半。

    活着的人好不容易到了平卢地界,再往南沿着海边就可以到幽州境,可安庆绪和史思明已然各自称王,这边就是他们的大后方。前方战事吃紧,河东境内到处都在募兵,这几个人躲躲藏藏的到最后也没逃过去,被强征入叛军当中。他们哪敢说是来干什么的,这里的最高主宰是姓安c姓史,李姓唐皇不好使。再几经分派,纷纷失了踪迹,断了联系。

    苦等了大半年的高力士知道,没希望了,如果范阳叛军不被彻底剿灭,派过去多少人也是羊入虎口,有去无回。

    唐王朝的战乱始终不能彻底平定,别说玄宗等的着急,肃宗也是为此添了许多白发。年轻时好不容易被立为太子,在强势的玄宗面前就始终小心翼翼,生怕做错事被其他觊觎皇太子之位的其他王子取而代之。好不容易借着安史之乱登上宝座,他可没有玄宗的福分。玄宗那时好歹都是皇家内部的争斗,虽也是刺刀见红,但毕竟不像此时,宇内战乱不宁,四境蛮族纷纷划地称王,好好的江山被搅得支离破碎,民不聊生,接手时就是一个烂摊子。

    所以这样看来,当时在马嵬驿分兵时,肃宗就不愿扛起平定战乱的大旗,玄宗回长安后又几度想将皇位交还与父皇,都不算是虚情假意,而是真不愿担此重责。可历史的车轮就是这样不容抵挡的,你肃宗不在此时站在历史舞台的正中间,谁又可能替代的了你。就算是有王子想替代肃宗受此罪,可天下悠悠众口和眼下世事的现实情况,恐怕其他王子也会自动的退避三舍,情愿遥领个虚职即享着皇家富贵又不担此烦心的责任。

    反观安庆绪,替了安禄山称王后,可是一天好日子没过上。以前有安禄山在他前面为他遮风挡雨,手下的诸将无论年龄长幼,功劳高低无不不对他这个假太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