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篇 斧光烛影 (第二章)(第1/3页)  父子间的战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张池看看手表才4点半,离平时下班还有1个半小时。

    张池发了个信息:“柳柳,在干什么?”

    杨柳很快回过来:“等老公回家。”

    张池再发:“来了。”

    杨柳住在聆湖尚郡。这里北面临山,东南面临水,小区内花草相间,绿树成荫,站在小山坡的亭子里,近闻鸟语花香,远观水天一色,是一个享受生活的好地方。这是锦江市开发的第一个被称之为纯别墅区的小区,以田园风情为卖点,据说现在销售已空,只是因为离市区远,入住率还很低。杨柳就住在这个小区一栋双拼别墅中,现在也是俩个人幽会的主要场所。

    杨柳奔50的年龄了,看上去也就40来岁,略胖的身材,白晰的皮肤,配置得恰到好处的五官,左眼眉稍上一颗绿豆大小的红痣更让她增添了几分妩媚,再加上得体的打扮双会说话的眼睛,虽然少了年轻女孩子的青春亮丽,却也有着一种赏心悦目的成熟韵味。

    对于俩人之间的交往,张池一直十分谨慎,杨柳表面上配合着,心里却有些苦涩。

    她未离婚那会儿,俩人见面的机会不多,越是不多就越是想见面,偶尔偷偷摸摸地到周围小县城开个房,俩人都是乔装打扮,各走各的。为了能经常见面,张池冒着战友猜忌的风险,硬是把她拉进天讯的对外应酬中。

    可当她一年前离婚后,当她觉得可以不用那么小心时,张池却似乎更加谨慎了。这一年多,他们未再到小县城开房,也从不在外面吃饭。

    杨柳与张池是扬州同乡,也是校友。她比他小5岁。上中学那会儿,每个学校都有文艺宣传队,每个宣传队都排样板戏,全国数不清的文艺团体,都围着8个样板戏转。 她一进学校就被学校宣传队的老师看中,正好要排白毛女,就让她演喜儿,而演大春的就是张池。

    当时张池上高二,是班里的文体委员,也是学校文体两栖的明星,既是学校蓝球队的前锋,又是学校宣传队的骨干,身上常常有女生驻足的目光。

    在宣传队时,杨柳心里悄悄地喜欢着张池,甚至想过自己长大后会不会嫁给他,但张池却好象没有过多地关注过她。

    后来张池由学校参军,宣传队欢送张池的时候,杨柳曾经买了个笔记本想送给他,还羞涩地在扉页上写了一大段祝愿的话。但欢送会一结束,张池就被蓝球队的队友拥走了,笔记本就压在了她的抽屉里。再后来她结婚生子,尘封了少女时代那段情窦初开的感情,但那本笔记本却没有舍得处理掉。

    俩人原本已是两条平行线,应该没有交集,谁知,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杨柳老公下海,来到锦江市经营一家船舶运输公司,她在公司不顺心,就辞职一起过来了,给老公管财务。一次在饭店吃饭,邂逅了当时还在部队的张池,一曲久违的《白毛女》选段后,两颗早已成熟的心居然擦出了青春的火花。后来她老公另有所爱,她也就死心塌地地做了张池的情人。

    杨柳本不想离婚,维持一个表面上完整的家,各人保持各人的私密情感空间让她很享受,谁知二年前老公的新爱怀孕了,由地下转为地上,公然与她抢老公,一方面因为尊严,另一方面也因为有张池在身边,她毫不犹豫地离了婚。

    与老公离婚后,杨柳得到一份不菲的家产,除了500万的存折,聆湖尚郡这套别墅归了她,还包括一个罗莱床上用品专卖店。女儿是奶奶带大的,自小就跟她不亲,高中时就送到加拿大读书了,她办了张绿卡过去陪读,2个月就被女儿气回来了。她把老妈从扬州接来同住了一阵子,但是老妈牵挂孙子,也住不习惯,勉强住了半年就回去了。当她独自面对家里的三层楼时,才真切地体会到什么是寂寞。

    罗莱床上用品专卖店一直有专人打理,分给她后,她也没有亲自打理,只是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