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8章 一统三国(第3/4页)  历史正能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在地方上自治。每人要一个省。

    赵聃一开始不同意,但也在陈丰的强势干预下,最终只能同意了。

    而后,两位王爷撤军,回自己的封地自立为王。他们名义上还是夏国的部分,但实际上,他们各自在封地当皇帝了。

    两位王爷回到封地后,都是马上建立了自己的小朝廷,nn行赏,大肆分封。开始更进一步的厉兵秣马。

    两年后,赵聃也在磨刀霍霍,大肆扩建了禁军,直接将禁军扩充到了二十万大军,还增加了赋税用来养军,不由让老百姓怨声载道。此外,他的疑心病大作,看朝中哪位官员都是自家两个弟弟的奸细,时不时就要抓上一两个官员下狱审问,甚至抄家灭族。闹得朝中官员也是人心惶惶。不少官员纷纷致仕,辞官不做了。

    而赵聃也不挽留这些官员,还趁机安插了不少他自认为自己人的官员。但实际上这些官员里就有他两个弟弟的卧底。

    时间到了永乐十年,赵聃准备充分,集合了五十万大军前去试图消灭两个弟弟的割据nn。

    五十大军人山人海,数量庞大,兵分三路只取两个弟弟的封地。只是大军行进到半路就出现了很多逃兵,主要的原因就是补给跟不上,这么多的吃喝拉撒,后勤根本跟不上,即便一路靠劫掠当地百姓,但也是杯水车薪。

    等到了两位王爷封地的时候,实际上五十万大军,只剩了三十万不到。而且军心涣散。这次没有陈丰暗中干预,两位王爷的联军轻松的就打败了这支朝廷大军,俘虏了至少十几万人。

    两位王爷趁机将这批俘虏吸收为自己的人马。而后两人又是联军一处向京城发动的袭击,再次发出了讨伐昏君的檄文,骂他不仁不义不忠不孝,言而无信。

    这回赵聃就更加孤家寡人了。他倒也再次试图请求陈丰这位妹夫调停。但陈丰拒绝了过来,赵晴曦也没有再为自己这个哥哥求情。说到底她这个哥哥确实是德行有亏,而且很不孝。

    赵聃只得再次困守京城,强制性征调京城十几万民壮守城。但等两位王爷的联军一到,京城大门就被人给打开了。

    结果没有意外,赵聃在皇宫中被两个弟弟瓮中捉鳖。不久后,赵聃自缢而亡的消息便传了出来。

    于是,赵聃这位刚登基三年不到的夏皇就这么死了。赵烨登基为帝,但他刚刚坐上皇位没一个月就被他的好弟弟赵睘毒杀。

    之后,赵睘便迫不及待的也登基了,两个月后,他却是被他哥哥的妃子杀死在了龙床上。夏国皇室再次曝出了一个大丑闻。

    更让人无语的是,夏国的皇位到了这时候居然后继无人了。赵聃原先有两个儿子,但后来都被两兄弟给悄悄弄死了;赵烨也有一个儿子,他登基后还立了他为太子,赵睘登基后自然也是将这位前太子给弄死了,但偏偏他是没有儿子的。

    现在他一死,就没有了继承人。原本永和帝还有两个儿子,皇子和九皇子,但他们几年前都相继去世了,他们原本有儿子,在他们去世前也都夭折了。

    这种局面是千古少有的情况。原本永和帝子嗣众多,还真不愁后继无人。但只隔了一代,几番兄弟相残之后,就变成了这种局面。

    永和帝若是在世的话,这时候已经没有了儿子和孙子,等于是绝后了。女儿倒是还有,但都外嫁了。

    再有就是从皇族旁系里找继承人。但这时候,陈丰站了出来,强势的表示要将自己与赵晴曦的第二个儿子改姓为赵,过继到夏国皇族。他跟赵晴曦的第二个孩子在永乐二年生的,今年才岁。

    他这么一宣布,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不过,这时候,大家都不能说他什么。甚至不少人心中还是非常高兴的。

    毕竟陈丰这位永乐帝如今做为千古名君,将大明治理得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