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四回 乍暖还寒(第1/3页)  柿子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渐渐的,落了一地的柿子叶干透了。大清早的,老远就能听见“唰—唰—”的用竹耙子搂柿子叶的声音。青黄不接的时候,这干柿子叶也是最好的饲料,喂羊c喂牲口c喂兔子什么的,都呱呱叫。虽然说已经打过春了,但天儿还挺冷,池泊里结着薄薄的冰,岸边光秃秃的杨树c柳树在寒风中摇曳。

    这天晚上,英子大哥立娃来到叶子家。立娃一进门就问道:“根儿在吗?”“哦,立娃呀。在屋里呢。”珍儿刚从茅房出来应道。“根儿。”立娃一边朝根儿屋里走边喊道。“嗯,谁呀?”根儿从屋里应道。“是额。”立娃一边说边进了屋子。

    “哎,快过年了,咱弄点鱼去?”“鱼?”“嘿嘿,估计水库里的鱼也大了。咱联络几个人,弄鱼去!”“这行吗?水库可看得紧呢。”“哎呀,额看过了,没问题。天黑了,咱去涵洞那儿弄。”“真的?”“哎,先甭给额妈说,哦。”“那肯定了。”

    第二天傍晚,才下工回来,根儿就催他妈早点吃。饭一吃过,根儿便拎个口袋出去了。根儿和孙家的平娃c邢家的堂娃三人跟着立娃沿沟岔而去,不多时便摸到了云岭水库。

    西北风呜呜刮着,远处不时传来狗叫声,涵洞口的水面上已结了一层薄冰。平娃腿刚迈进水里,就冻得“哎呀”一声跳了上来。“小声点,你!”堂娃训斥道。“水蛮深的,袜子c裤腿儿都湿了。”平娃龇牙道。“真没用!那你在这儿望风,额们下去。”根儿道。“那你们快点,冷死啦,额裤腿都湿了。”根儿和立娃c堂娃三人挽起裤腿,忍着刺骨的寒冷,慢慢淌进涵洞里去了。

    不一会儿,平娃哆嗦着小声对洞里喊道:“哎,人来了,快出来。”“算了吧,你!”洞里小声训斥道。不多时,平娃又喊了一次,洞里没人应声,只听见“噗咚c噗咚”摸鱼的声音。又过了一会儿,平娃压着声儿对里面喊道:“真来人了!赶快出来!”根儿几个赶快从涵洞出来,换上鞋子,拎起湿漉漉的口袋c靴子,撒腿就窜,沿着沟岔跑回了家。

    这一带地表水比较少,距离汾河还有二三十里,庄户人很少能吃到鱼。立娃这几个弄回这些鱼,自然是给家里困苦的生活带来了一份窃喜和欢乐。实际上,根儿他们几个后来又去过几次水库,也没有被人给逮住,可邢家堂娃的小腿上却从此落下了牛皮癣的病根,常常挠得血红里拉的,一直也没能治好。当然,这是后话了。

    不知不觉一年一度的春节到了。大年初三后半晌,邻村的王家老婆走进了吴家稍门。“珍儿在?”“谁呢?在里。”珍儿应声从屋里出来:“哦,他婶子,你来了,快进屋。”有儿笑着泡了壶烫茶。王家老婆一边接过茶碗一边招呼道:“你没上班去?”“啊,明儿个去。快坐,外面冷的,喝上一口,暖暖。”“嗯。”“你看你把屋里收拾得利索的。”“利索啥呢,胡过哩。”“额说那啥,你家根儿多大了?”“过了这年,就虚二十三了,不是些,额急得呀。”“哦,那是不小了。有说下的了吗?”“哎呀,还没有,多亏你操这个心了。”“啊,额说你屋里光景好些,他爹在外面干事,根儿又实诚,额就说给娃张罗张罗。”“额准备得差不多了,额也是说趁这年,赶紧说上一个。”

    “倒是有个合适的,爹妈都是正道人,就是女子有点黑,可人家针线活儿可好哩。”“咱一个庄稼户,白呀黑的倒没啥。女子多大了?”“十七了。”“哦,差五岁,那小些也好。”“现今这新社会,各家各户都差不多,也没啥好打听的。那哪天让两个娃见上一面?”“嗯,就是。你给人家说去,定个日子,见上一面。”“看把你急得。”“娶过了,额也就了了一宗事。”“啊,也是。现今社会好的,成亲也简单,见了面,要都愿意了,就去公社里领个结婚证,选个日子把礼典了,就算完婚了。”“额就说,要能行了,额正月里就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