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五回 冤家搭话(第2/3页)  柿子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馍片儿,但在没吃的时候,自然就成了好东西。吴家就甭提多感激陈家妈妈了,尤其是叶子就老把这些记在心里,常对人说她嫂子人好。当然,也因为叶子识大体,这姑嫂两人在此后的多少年里处得像亲姊妹一样,从未红过脸。当然,这是后话了。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吴家父亲在县城里干事,根儿又是家里的长子,家庭的重担自然落到了根儿肩上。在闹饥荒的日子里,根儿几乎天天都要揭开面瓦瓮看看。见快没有面了,就愁得一夜一夜地睡不着。

    这天,队长安排根儿他们去仓库扛麻袋c倒腾粮食。要说这时的民风也真够纯朴的,虽说家家户户都不够吃,可大家伙干完活就各自回家了,没有人说什么。仓库是普普通通的瓦房,用砖头砌得封了窗户,两扇木门锁上锁也就罢了,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防盗措施。当天深夜,根儿揣了个空布袋趁黑翻过土墙,摸到仓库跟前,撬开锁,偷了少半口袋粮食。尝到甜头后,没过几天,根儿就又去弄粮食去了,结果被候在一旁角落里的保管员和队长抓了个正着,被扭送到队部,给关了一夜。第二天,戴上纸帽子,挂上纸牌子,在社员大会上批斗了一顿,还罚扣了工分。

    根儿被批斗之后,要强的吴家母亲觉得没面子,在地里干活离大伙儿远远的,有好一阵子不愿和人照面说话。这天下午,胜娃喊了声“下工了”,大伙儿便有说有笑地调头往地头走,只有珍儿一个人扛起锄头就从地里打斜往田边的大路而去。到了路上,珍儿也不和人搭讪,只顾自己迈着小步往前走。碰巧,和云生擦肩而过。

    见是珍儿,云生就快步紧追了几步说:“他婶子,根儿的事,你也甭生那气。”听云生这般恳切,珍儿才放慢脚步回道:“唉,额不生气,都是为了这张嘴嘛。”“哎,这就对了。为了活命嘛,也没啥丢人的。”“就是呀,还有啥比命还要紧呢?!”“所以然,咱该说的说c该笑的笑,可不能给自己找不痛快。”

    “唉,也是。”珍儿转脸看了一下云生道:“他哥,这些个年,你也不容易。”“唉,社会到了这地步了。成分不好也不是咱自己的错。”“也是。”“所以然,额也慢慢想开了。人不是说那,好死,不如赖活着嘛。”“嗯,就是。”“这人啊,就活个心气儿咯,毬的。”“啊,可不的。”就这样,两人一路走着说着。这一幕,被叶子看在了眼里。

    吃过晚饭,珍儿又想起云生的话,觉得挺有道理,一颗别扭了好一阵子的心顺和了,这一夜睡得很香。第二天,在下工的路上,叶子见她妈又跟云生说着什么,就赶忙凑了上去。“老哥,英子的事,你也甭太伤心。”“唉,就觉得娃可怜的。”“她自家想不开,硬活着也受罪。走了也算解脱了。”“你说的也对。唉,贼女子就憨得就。”“小娃家咯,大人抬不起头,自己又受欺负,觉得活得艰难的。”“啊,都是这成分不对害的。”“啊,那可有啥法呢。”“就是啊,也没法,这就是她那命。”“啊,个人那命咯。”

    “哎,他哥,干活咋老带的红薯呢,那咋行?”“唉,家家都缺吃的。”“老吃这红薯,肚子会胀。”“唉,不瞒你说,眼看连红薯都吃不上了。”“你家立娃常来额屋里找根子,咋没听娃说呢?”“唉,这年景,家家都难。”“咋不早说呢?额比你强些,他爹在县里干事。回头让立娃来,额给你点玉蜀黍。”“哦,那可救了命了,她婶子。”“年景不好,互相帮衬帮衬。”“哎呀,谢天谢地。回头额让立娃去。”“嗯。说话就收麦了,过了这个坎儿就好了。”“他婶子,你可是大恩人了。”“啥恩人c不恩人的,救救急。”就这样,吴刘两家多年的冤家和好了,叶子心里好高兴,一次路过英子的坟头的时候,还禁不住念叨了念叨。

    后来听说,什么村一个小伙子在生产队下崖时压死了,有人想让英子给那小伙子配阴婚,可人家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