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章 牛B学校(第1/2页)  最强套路升级系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又到了春暖花的季节,吕来福与老婆李翠花已经在辽河市西安区生活半年多了。十三岁的吕三宝却刚刚从农村的奶奶家来到这里与父母一起生活。由于去年吕来福俩口子搬到这里时,正巧儿子吕三宝刚刚上初中一年级,没有找到合适的学校,就让三宝暂时在瘦山镇读了初一的上半年。

    毕竟一家人要在一起生活,因此今年刚开学吕来福就将三宝接了过来,准备在西安区找一间好的中学让儿子就读。

    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吕来福就是拼了老命也要让儿子上一所好的中学。

    农民老大哥的朴实,真是没话说。就说这三宝吧,你吕来福让他上再好的中学,我看也没什么戏。因为三宝出生时产房惊天动地的一幕,让吕来福对儿子的前程充满了无限憧憬,所以才为他取了这“三宝”这个名字。

    但事与愿违,这孩子身上非但一宝都没有,而且笨得出奇,整天浑浑噩噩,脑袋一根筋,为人处事太实在。如果我说他有点“二”都不为过。说到他的学习更让人咋舌。考试成绩虽不会在后面“打狼”(东北话,最后一名),却也没跑出过后十名,更邪乎的是他居然偏科到了极点,通常数学总是不及格,而语文却曾经得过满分,由其是古文、古诗学得更好。这导致了语文老师对他欣赏有加,数学老师却对他恨之入骨。这孩子生错了时代,如果在古代没准就是状元之才。

    说到这辽河市省级的重点中学还真有那么几家,而且西安区的辽河六十四中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这所中学仅仅建校十余年,就被评优n多次,每年高三考入一本的占总毕业生的一半以上,考入清华、北大的届届都有。所以这所学校俨然成了辽河市最好的中学。如果家里的孩子能在这里上学,几乎能保证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这里每年入学的应届毕业的小学生都是全市择优录取的。当然了也有不少的官二代、富二代走后门入学的。

    这所建校十余年的中学之所以这么牛x,其实完全得益于俩个人。一位是教导主任;另一位是后勤主任,而且这二位竟然是亲兄弟。大哥茅至玄,二弟茅至学。

    身为教导主任的二弟茅至学,如今可是风口浪尖上的人物。他治学严谨,将整个学校管理得井井有条。这里的学习氛围相当浓厚,他被外界公认为是这个学校的,茅至玄精通奇门风水之术,使用灵宝罗盘经过精密测量,才挑选了东山这块龙脉,点了这处宝穴。

    我就说吗?现代人就愿意走两个极端,一方面玩高科技;另一方面十分迷信。

    春寒料峭,李翠花托着虚弱的身体,早早起床为老公和儿子做早餐。这病还是生吕三宝时坐下的,平日里大部分时间只能躺在床上休息,为了能让将要辛苦一天的老公早上能吃口热乎的饭菜,她咬紧牙关在巴掌大的厨房忙碌着。

    “妈妈,我帮你做饭吧?”吕三宝已到了发育变声的年龄,操着一口略显粗重的东北口音。他已经穿好衣服站到了吕翠花的身边。

    “三宝,咋起来这么早,外面天凉,到坑上再睡一会儿,妈妈做好饭叫你。”李翠花有气无力地对儿子说,看到儿子长这么高了,一家人能平平安安地生活就是最大的幸福。

    “妈妈你身体不好,从今天起我帮你做饭吧?”吕三宝在奶奶家生活了半年变得更懂事了。他就是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孩子。在他的内心世界唯一的想法是让自己的家人和朋友都好,自己愿意付出更多的代价。

    “三宝,你不会做饭帮不上妈妈忙!”李翠花虽身子虚,由于农村妇女的勤劳,干家务活的手法却很麻利。

    “奶奶不在家时,我做过一次蛋炒饭,嘿嘿!就是把面启子(小苏打)当成了盐,放了好多都不咸,到最后炒出的蛋炒饭焦黄焦黄的,吃到嘴里可涩了。妈妈你教会我做饭,以后这就是我的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