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一模一样,本来就极引人注目,又打扮得贵重,看着也是家中受宠的,瞧着她们开口了,一下子有不少女孩子围上来,倒是把王茵王芸冷落了不少。
王茵端得住,王芸却不高兴,她在江洲时间长,对这宅子十分清楚,当下就指着园子里风景给旁边的姑娘介绍。
“过了这廊桥,边上有牡丹花圃,可惜现在赏花的时候不到,不然极美呢。”
这座宅邸的风景确实美不胜收,回廊边有重重假山,里头还有活水蜿蜒流出来,走下去除了花圃松树还有片竹林,尽头是一座两层阁楼,布置得宽敞美观,极为大气。
姑娘们听着王芸描述,一时都羡慕不已。
“八娘子懂得可真多,原来这宅子春夏秋冬都有不同的赏景处。”
“这算什么,听我姨娘说,京中的国公府更美呢,里头还有好几个不同的园子,每个景致都不一样。”
王芸头回听得夸,骄傲极了,还讲起了没什么记忆的京中老宅,有几个姑娘才知道知府家女儿是国公府出来的,惊叹声更高,围着王芸听她讲国公府,只是王芸也只听杨姨娘提过几次,并没亲自见过,太多景致也讲不出,到后头颠三倒四就这么几句。
别的姑娘给面子并不多提,前头有个穿着大红裙子的女孩却回头轻笑:“我听人说成国公府有个梨园,里头还有跑马场,不知八姑娘见过没?”
王芸自幼就离了国公府,哪还记得里头的景致,自然说不出:“我……”
那姑娘嗤笑一声,她穿了一身红,头上戴了掐丝的金首饰和滴珠点翠小凤簪,在阳光下和衣衫上的宝石扣一起闪烁着华贵的光芒,光看着就看着气势十足明艳逼人。
“想必是你那姨娘进不得这地方,八姑娘才不知道吧。”
这话就有些刺耳了,在场都是庶出的姑娘,听了面上都不舒服,王琇瞧王芸涨红了一张脸,上前一步:“姐姐真是见多识广,这梨园在外院,别说八妹妹,便是我们满府的姐姐妹妹都没看过。”
王琬也跟着笑嘻嘻插句嘴:“这位姐姐倒是知道的多,便是我也不知道里头有跑马场呢,想必姐姐是常听外头消息的。”
姐妹们无论家中怎么斗嘴,到外头就得齐心协力,流言可不会指名道姓,只说是哪家姑娘,一个女孩名声坏了,连累的就是一整族,便是嫁出去的姑娘也得受指摘,连王茵也开口。
“难怪七妹妹不知道,你从小安静些,又守着礼不多问兄长老爷,自是比不得这位娘子的。”
红裳姑娘听着王琇几个接连二三暗讽她既无女德又不贞静,气得脸都红了,一跺脚就到前头嫡女们的圈子里去,她旁边还跟着个身量高挑的粉衣姑娘,瞧着像是来人中年纪最大的,见状忙充满歉意地赔笑,跟着也过去了。
等两个都走了,王琇才回头悄悄问薛六娘:“不知那两个是哪家的姑娘?”
“红衣那个是吴家五姑娘,粉衣那个是大姑娘。”薛六娘回的很快,也不知是这两位姑娘极出名,还是她长袖善舞识得的人多。
望族贵女们平日除了学闺阁礼教,还要背族谱氏谱,大魏有名的勋爵高官家系都是一清二楚,就是来了江洲时日尚短,陆氏也使人大概讲过江洲官宦家眷,王琇对这方面一向重视,对江洲几个要职人家记得清清楚楚,只不过名字和人脸对不上罢了。
她一听吴大娘子和吴五娘子便知道这是刺史家的姑娘,也只有这位吴大人家中有行长行五两位姑娘,只是王琇却记得这家大姑娘才是嫡出,五姑娘是庶出,可无论是穿着还是言行,这位吴大姑娘看着都不像是个嫡出的。
薛六娘见她脸上有些惊讶,凑近了些悄声道:“吴夫人身子不好,他家都是贵妾当家的,有时候出来应酬都是这位姨娘呢。”
原来又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