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12 章(第1/4页)  大清风云全8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雍正让群臣商议后,决定接受议和策略。为了表示诚意,雍正下令驻扎在科布多的清军撤到罕瘦尔,一个月后,雍正派遣使者前往准噶尔。噶尔丹策零盛情招待清廷使者,出城十几里迎接。

    尽管双方都很热情,礼仪也很周到,但是谈判之路却非常曲折。清廷使者傅鼐提议准噶尔和喀尔喀以阿尔泰山为界,噶尔丹策零对此不能同意,坚持要以杭爱山为界。对此,傅鼐果断地表示拒绝。谈判一再中断,直到雍正驾崩,双方都没有达成共识。

    乾隆即位之后,在边界问题上丝毫没有让步,在接见准噶尔使者时,乾隆一再强调:“边界问题应当按照皇考的方针办事。”

    乾隆的强硬姿态让噶尔丹策零非常愤怒,召集各大台吉开会。会议中,只有少数人支持按照清廷的要求划分疆界,大多数人都对清廷表示不满。

    乾隆三年秋天,双方再次举行谈判,然而都是互不相让,结果谈判失败。十二月,噶尔丹策零作出了一些让步,放弃阿尔泰山以南地区,提出新的定界方法,以阿尔泰山为界,准噶尔部落在山北游牧,喀尔喀在山南游牧。同时,准噶尔部享有特权:每四年,可以在北京和肃州进行一次贸易。

    一纸合约换来了二十年的和平,合约的签订对双方都有好处,兵戈平息,国库充实,百姓安宁。这份合约也为乾隆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和平基础,没有稳定的国内环境,很难想象会出现盛世。

    准噶尔内乱

    乾隆十年九月,噶尔丹策零病死,对于准噶尔部落来说,这是内乱的征兆。

    噶尔丹策零死后,他的儿子们继承准噶尔部落的“优良传统”,很快就火拼起来。准噶尔部落不久就陷入了混乱之中。

    噶尔丹策零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长子是喇嘛达尔扎,次子是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尔,幼子是策妄达什,女儿是乌兰巴雅尔。

    乾隆十一年,次子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尔才十二岁,但是他母亲的身份尊贵,得以继承汗位。可惜这个小朋友不知道如何做一个大汗,史书说他昏庸无能残暴嗜杀,一个十二岁的小朋友就能把这些滔天的罪名给揽上,真是了不起。姐姐乌兰巴雅尔总是劝他不要胡闹,他不仅不听,还把姐姐和姐夫囚禁起来。

    这么胡闹的小朋友如果放到中原来,凭着三纲五常的束缚,或许还能统治一段时间,但准噶尔都是如狼似虎的人,哪里容许他恣意妄为。

    小朋友也知道,对自己汗位威胁最大的是哥哥喇嘛达尔扎。乾隆十五年夏天,小朋友想借着打猎的机会杀掉哥哥,结果,yīn谋败露,不仅没有杀掉哥哥,反而被哥哥先发制人。喇嘛达尔扎挖出弟弟的双眼,将他囚禁在阿克苏,然后顺理成章地登上汗位。

    没想到,喇嘛达尔扎这个汗位也坐不安稳,虽然他是长子,但身份低,是庶出,所以很多人不服。许多台吉想谋立幼子策妄达什,被喇嘛达尔扎识破,将他们的yīn谋粉碎。就这样,幼子被杀死,噶尔丹策零的三个儿子只剩下长子喇嘛达尔扎。

    阿睦尔撒纳和班珠尔逃到达瓦齐那里,达瓦齐是巴图尔珲台吉的后代,大策凌敦多布的孙子,在额尔齐斯萨拉太这块地方游牧,这地方很险要,他们人口又多。最让人担忧的是,根据达瓦齐的说法,他的出身决定了他可以优先继承汗位。所以,喇嘛达尔扎对达瓦齐非常警惕。

    一日不除掉达瓦齐,喇嘛达尔扎就睡不安稳。他打算派人去召达瓦齐商议事情,然后借口把他杀掉。达瓦齐也不是傻子,果断地拒绝了他。没办法,喇嘛达尔扎只好派兵擒拿达瓦齐。达瓦齐见对方赶尽杀绝,决定投靠清廷。

    乾隆十六年九月二十二日,达瓦齐率领五千人往北京方向赶去。沿途不断受到追兵的袭击,达瓦齐在通哈尔垓击败了追兵,但是仍没有甩掉追兵。随后,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