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51 章(第3/4页)  正说司马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紧了神色,肃然而答,“其实蜀军屡次猖獗犯境、掠地害民一至于此,纯系南安郡不肯援救武都、坐观蜀军成势所致!”

    司马昭一听,便知这邓艾果然对自己是毫无隐讳地直言告诫了。他便点头说道:“您这话说得有理。本座也颇为讶异:南安郡与武都郡接壤相邻,而且该郡屯兵一万有余,为何却在武都诸县遭袭之际居然一直袖手旁观、不加支援?”

    邓艾屏住了呼吸,慢慢抬起头来,深深盯了司马昭一眼:“只因为南安郡的现任太守正是故大司马曹真之弟北中郎将曹彬的嗣子曹寿!”

    其实不需邓艾如此说明,司马昭也清楚南安郡太守曹寿的这一层关系。但他待人行事向来是“信中有疑,疑中有信”,所以故意抛出那些问题来试探邓艾敢不敢据实以答。毕竟曹寿是曹真的侄儿、魏室的宗亲,邓艾若敢在他面前直斥曹寿之非,则足以表明他的态度基本已然倾向司马氏一派;若是邓艾支支吾吾不敢,那就可虑了,不能正面针对曹寿,则他或许怀有游移观望之心亦未可知。如今邓艾回答了这些话,表明了他亲司马疏曹的态度,司马昭自然是可以完全放心了。

    当然,对曹寿近来的所作所为,司马昭亦是早已知其来龙去脉。原先父亲在秉钺关中的这几年里,除了与诸葛亮正面作战之外,暗中使尽心计、用尽手段,把故大司马曹真的旧部势力几乎分化瓦解得一干二净。但还有曹寿这样的曹氏“死硬分子”始终不肯彻底归服,还纠集了费曜、戴凌等一干曹真的亲信故吏盘踞在南安郡中妄自坐大,对司马懿的军令向来是“半推半从”,阳奉yīn违,念念只以自保图存为意。所以,前番武都郡遭蜀军狙击,作为邻郡的南安郡府本当出兵援救,然而曹寿他们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却是一直闭关不出、坐壁上观!他们如此行为,也实在是做得有些露骨了。

    邓艾刚才说了那句话之后,便一直看着司马昭再不多言,司马昭却定住了心神,并不将自己的情感轻泄于外,他只是眉尖微微一挑,眸中寒芒一闪而逝,淡然又问:“对曹寿太守这样的宗室贵胄,他们能够自保安遂亦是朝廷之幸!朝廷还能指望他们去做什么?万一他们轻骑妄出有所失利,伤了这等的‘金枝玉叶’,岂不是又为本座无故添上了‘看护不周’之罪名?罢了,也不去谈他们了。却不知依邓将军看来,在凉州诸将之中还有谁人可以倚而大用?”

    56 用人与心胸对方的能人也要为我所用邓艾低头沉思了一会儿,方才答道:“天水郡太守鲁芝。”

    “哦?这位鲁芝太守亦曾是故大司马曹真的旧部僚属,他为人究竟如何?”司马昭眼底波光微微闪动,面色显得有些狐疑。

    “主公你有所不知,这鲁芝虽然曾为故大司马曹真之旧部,但他和费曜、戴凌不同,为人最是公忠勤敏、守正不阿!”邓艾容色凝重,拱手向他认真讲道,“邓某希望主公能敞开胸襟摒弃门户派别之见,对鲁太守信而任之、放手擢用,则必对此番征蜀之役裨益匪浅!”

    司马昭慢慢地把玩着手里那只雕花锥底红泥陶杯,欣赏着杯面上刻绘的“关西农丁屯田种粮”图案,口里却幽幽地说道:“邓将军,您说他‘公忠勤敏、守正不阿’,可有事例为证?”

    邓艾面容一正,侃侃而谈:“太和六年,邓某与蜀将马岱、王平jiāo兵于略阳,当时敌众我寡,危在旦夕。邓某急忙便向邻近各郡派出了亲兵前去报讯求救。近在咫尺的曹寿、费曜他们亦如今天这般作壁上观,不施援手,只有鲁芝闻讯从三百多里外的天水郡连夜不眠不休疾驰而来,亲率兵马杀入重围,助邓某一臂之力,方才使得大军转危为安。其实,邓某平日又无甚恩惠礼数jiāo结于鲁太守,能得他之鼎力救助真是意料不到!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他救了邓某之后从来口不宣言,更不曾据为己功而向上邀赏!邓某多次谢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