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1 章(第2/4页)  明清战争史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东半岛西海岸南行,先到娘娘宫(复州湾长兴岛东与海岸之间一小岛),十余日后,至猪岛(金县西四十里海中,今仍名)上岸,再到广鹿岛(今属长海县)、给店岛。此两处有数量很少的后金兵和明降将据守,尽被驱逐。毛文龙这一小股部队继续沿辽东半岛东海岸东北行,至石城岛,擒获后金岛官何国用。然后又收复了鹿岛(鸭绿江口西,今仍名)、长山岛、小长山岛、色利岛、章子留岛、海洋岛、王家岛,最后到达朝鲜的弥串堡上岸,“泊龙川以据之”《光海君日记》5,壬戌十四年正月庚子。。毛文龙一行于海上行军近三千里,所至各岛,安抚百姓,“召集难民,归者甚众”计六奇:《明季北略》,卷2,《毛文龙入皮岛》。,得到了当地百姓和逃难的成千上万辽民的欢迎与支持,凡有金兵驻守之处,或被消灭,或被擒获,或被驱逐。一度失去的各岛又回到了明军的掌握之中。

    毛文龙率部进驻朝鲜弥串堡,即谋取镇江。他侦知后金城守游击佟养真派兵出城,到黄咀山地方镇压民众,城内空虚,决计袭取该城。七月二十日,他先派出守备苏其民等率家丁和屯民二百余人堵截已出城的后金兵,另派千总陈忠等率兵丁、屯民共二百余人乘夜渡过鸭绿江,直至城外二十里地方上岸。事先,他已说服驻守此城的中军陈良策约为内应,部署已定,当夜鸡叫时分,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所部悄悄进抵城脚下。于是,千总张元祉等持qiāng率先登城,众兵与屯民随后齐声呐喊,一拥而入。陈良策等自城内杀出,内外夹攻。守城的后金兵从睡梦中惊醒,丧魂落魄,四下奔命。佟养真率兵士与家丁七十余人迎战,被冲入城的明兵民击败,他被击倒在地,当即活捉。他的儿子佟丰年和家丁数十人在混战中全部被歼。明兵收复镇江,秋毫无犯,城内外百姓欢欣鼓舞,都拿出羊酒慰劳,达几万人,数百里之内“望风来降”,每天络绎不绝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5。。镇江既下,南卫震动,诸如宽甸、汤站、险山等堡皆降,活捉后金汤站堡守将陈九阶、险山堡守将李世科等人《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3,15页。见《满文老档》,卷24,太祖,天命六年七月。。

    毛文龙向王化贞报捷,王得报,飞传北京,“报闻之日,缙绅庆于朝,庶民庆于野。”自清抚失守以来,明已费去千百万金钱,集结十数万兵力,却不能擒其一人!毛文龙复镇江,举朝视为一大“奇捷”,“真为空谷之音”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5。。狂喜之下,朝廷立授毛文龙为广宁都司,兼副总兵,赏银二百两。应毛文龙要求,王化贞请求朝廷速发援兵和饷银,乘势大举反攻。熹宗发布命令:登莱巡抚陶朗先发水兵先行,天津巡抚毕自严调浙江水兵八千为后劲,或直抵镇江,或直抵三岔河。王化贞选精兵四万据三岔河,相机进兵。令熊廷弼勒兵控扼山海,“三方协力,务收全胜”。但熊廷弼对毛文龙取镇江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对此番大举并不积极。因此,命令下达后,“经、抚各镇观望不进”《明熹宗实录》,卷8。,遂使这一部署化为泡影。

    毛文龙以小股部队成功地突袭镇江,努尔哈赤十分震惊,他不得不推迟向辽西的进军,特派他的八子皇太极、侄儿阿敏率三千人马赶往镇江弹压。明援兵不至,朝鲜不敢出师支援,毛文龙坐守孤城,不堪后金围攻,得而复失。毛文龙于城陷前二天只身逃往朝鲜。皇太极率军进城,屠戮男fù百姓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6。参见《满文老档》,卷24,太祖天命六年七月。。他还遵从其父努尔哈赤的命令,把镇江等地沿海居民都迁到内地《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3。。尽管如此,仍有三万余人逃到朝鲜避难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6。。与此同时,努尔哈赤又派他的二子代善率数千将士赶到金州,将城楼、垛口都拆平,原明官员的衙门房屋、民居及乡屯民居都付之一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