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章 、 飞土逐肉(上)(第1/15页)  考古中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972年至1979年,在位于西安城东临潼区骊山山麓,临河东岸二级台地上的姜寨村,西安半坡博物馆和临潼县文化馆合作,进行了11次大规模发掘。这就是姜寨遗址,是迄今中国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中,发掘面积最大的一处,黄河中游新石器时代以仰韶文化为主的遗址。

    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姜寨遗址距今约七千年。

    姜寨遗址出土生产和生活用具有一万多件,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还有许多骨器。生活用具主要为陶器,陶器上还有用各种颜色在石砚上磨成粉搅拌,然后绘成的各种彩绘图案。有人面纹c鱼纹c几何纹c网纹c鸟纹等几十种饰纹。

    除了陶器上的彩绘图案,在一处地层里,还发现精美的壁画,花鸟虫鱼,人物头像,栩栩如生。一处墓葬中,一位男性骸骨旁出土了一件鱼鸟纹彩陶钵。还有一套画具,带盖石砚一方,石研棒一根,陶水杯一件。黑红色颜料数块,成份为三氧化铁。

    专家们一致认为,这些画具和彩陶,是这个男人的陪葬,他生前是从事绘画的。

    《考古中国》考证,这个男人叫苍头,是神农氏的画师。

    故事还从有熊氏部落,被一个外来氏族打跑以后说起。

    他们狼狈的向东逃跑,这是轩辕第一次迁徙。行路中,女人背上是树条子编织的筐篮,筐篮里是生活用品和纺车,或者还有不会走路的孩子。男人手里拿着石斧和标枪,背上是弓箭,注意可能出现的敌人或者是兽。是敌人就战斗,是兽就捕获。但只要不抢占别人领地和领地上的谷物,一般不会有战争。到处都是大漠荒野丘壑沟渠,几乎没有路,只是走过的地方,那里就成了路。行走中生活,生活中行走,这就是原始人的生存方式。

    路上不断有兽出现,都离人远远地,警惕地注视着行人。男人们技痒,一个个跃跃欲试,张弓搭箭。少典严厉的禁止:“为了寻找一个有谷的居住地,赶路要紧,没时间逐兽。”

    这样,兽就很少捕到。渐渐地,带着的谷就不够吃,只能采集野菜瓜果充饥。

    老伊耆脾气暴躁,风风火火的:“好长时间没吃肉,人还就没力气。”一边走一边骂:“这些兽全他妈的变鬼了,好像跟我们有仇似的,离人八托远。”

    人就笑话:“这叫什么话,它不躲着你,还送来给你吃?”

    走了多少天的行程,天气慢慢开始炎热。这一天下起了小雨,附近没有山洞,巫男大公望着天,说:“夜里还有雨,大家赶紧先搭建茅屋。”

    人们就停下来,各家选择适当的位置,熟练的用石斧砍伐树干做房屋的框架,茅草铺盖。刹那间,一间间草屋席地而起。轩辕问巫男:“你是怎么看的,能知道天气的好坏?”

    巫男说:“那是经验,一句两句说不全。不懂人,就会受人欺;不懂天,就会受天罚。风雨云雾,阴晴晦暗,都有规律可循。按说现在这天,雨在云下走,三天不到头。”

    轩辕也抬头看天。

    巫男又说了一句:“不过,天有不测风云,尽信天,不如信自己。”

    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来有熊氏借火,附宝这时正在泥土支起的临时灶台上烧水。问:“怎么了,蓝玉?就走了这一会路,你该不是把钻木取火都忘记了吧。”

    叫蓝玉的不好意思说:“刚才那一阵雨,我的木头被淋湿了,钻不出火。”

    “我看雨来了,把木头揣在怀里,才没被淋湿。”

    “行路就这不好,不如长住时,家家都保留火种。”蓝玉拿一根树枝在灶下接火,还牢骚满腹:“我们家一个好看的陶罐,来不及带走,便宜了那些强盗。”

    附宝安慰她:“到了新地方再烧嘛。我们家煮饭的釜都抢出来了,你先拿去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