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章 、飞土逐肉(下)(第2/8页)  考古中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一阵老下雨,河里的水冰凉的,摸不到鱼。”

    瑶姬过来了,说:“有人在小河道拦网,不下水。”

    几个人就一起去看,原来是有扈他们在小河沟的两侧,把网埋到水里拖鱼。这样虽然不下水,但鱼不容易捕捉,抬网的时候鱼都跑了。夸父看着急的不行,抓耳挠腮的:“我恨不得一口气把水都喝干见底,看这些鱼朝哪里跑。”

    人就笑他疯了。瑶姬说:“还是我设计的渔网不好用,要是站在岸上也能用网捕着鱼就好了。”

    轩辕想了一下,说:“我有一个办法,走,去制石屋。”

    原来,瑶姬制作的网是片状,捕鱼至少是两个人,两边拉着在水里拖。这样虽然比摸鱼叉鱼好,但是必须人下水,而且又容易惊跑了鱼。轩辕想到的是用一根麻绳穿成网纲,网脚上系石坠。使用时,人不需要下水,站在岸上,把网撒在河里。网坠沉底,鱼被包裹在网里,朝起拉,一会儿就捕了一筐。女娃说:“哎呀这太好了,冬天都能捕到鱼。”

    这就是流传至今的撒网打鱼。

    不过,撒网需要有点技巧,夸父就是学不上。他下决心要把网撒成功,但撒出去不是一个团,就是一条线,把鱼砸得乱跑。女娃就笑,轩辕教他:“手抓紧网纲,纲举目张。”

    夸父不耐烦:“我就是不会撒。好在天气热了,还是喜欢下河去抓。”

    女娃说饿了。夸父突然想起:“那一次在老人头大树下,埋了几个瓜,去刨出来吃。”

    女娃说:“肯定烂了。”

    走到那一棵歪脖子树下面,看那埋瓜的地方,一丛丛新瓜蔓破土而出。女娃说:“是这里吗?”

    夸父说:“肯定是。”

    就在那里刨土,刨出来的都是烂瓜。他甩着双手:“真的已经烂掉,哎呦,脏死了脏死了。”

    轩辕看到曾经埋的瓜,还是那个模样睡在那儿。虽然都已腐烂,但瓜的籽粒破成了两瓣,一个个新芽从中而出。已经冒出土层c长成枝蔓且结出新瓜的,根部分明看出也是这样。他恍然大悟,说:“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说了,抬脚就走。

    夸父问:“你知道什么了?”

    “我知道谷是怎么生长的,回去种谷。”

    他又回到那块长荚的地上,刨出一棵棵苗已长得很高的谷跟部,土里清清楚楚看到荚皮包裹着的萌芽生成状况,心里感到无限的高兴。在氏族的仓库里,取了半筐人们过去采集来的这种谷,在村外找一块平坦的土地,耐心地一粒一粒把它们埋在土里。埋过谷的地方,他还围了一个篱笆,不让人践踏。

    人类社会一项划时代的伟大创造,就此开始了。

    吸引了许多人来看,不知道这个孩子在干什么。炎帝来,他看懂了,说:“你认为草谷就是这样生长的?”

    轩辕说:“是的。”

    “你说说,是怎么发现的?”

    “我不知道草谷的原生态是如何萌发,但它们的再生原理一定是这样。在人捡谷芽吃的时候,我就有了这样的感觉,这一回亲眼看到瓜就是这样生长的。是草谷长成熟以后,结出来的果实或者籽粒掉到泥土里再生。掉落到泥土里和埋在泥土里,是一样的,这叫种植而不是移植。”

    炎帝重复着:“不是移植是种植。是的,移植必须有原草谷的存在,而种植则是无中生有。”

    “也不是无中生有,需要有籽种。”

    “种子能使草谷再生,这是一个根本的发现。我长时间与草谷打交道,就没想到这一点,仔细想来,就是这个原理。”

    “你一生研究草木,对它们的生长了解深透,率先发现谷可以人工移植和栽培,启蒙了我的思维。或者我们现在所做的,会改变人们今后的生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