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热闹的友谊往往空洞无物。
——周国平
前几天,因为手机内存小,太卡,所以我就清理了一下手机,当然也就顺便整理一下联系人,看看谁还在?
不整理还好,一整理吓一跳。曾经有些聊得很好的“朋友”早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删了我。
看着发送不成功的信息和旁边的红色感叹号,瞬间我内心波涛汹涌,感慨万千。
但稍微冷静想了一下,随之我也就释然了。
看到对方已不是我好友的提示时,刚开始我还有点不舒服,有点惊讶:
“我们之前明明有说有笑的,彼此欣赏,彼此相恨见晚,怎么一下子这个人就没了呢?”
莫名的心塞。也难怪别人说:“性情中人在这薄情的世界里始终过不好。”
我也在怀疑自己:是不是朋友圈发了垃圾信息,扰民了?
不对啊,我平均一个星期才发一两次朋友圈,而且也只是我平时写写的文章,没有过分的垃圾广告啊?
现在明白了,人家删了我也对,我们没有共同的生活经历,没有患难见真情过,也没有时常有话题联络,圈子不同了,留着我可能真的占了人家的手机内存,还不如直接删了我,相忘于江湖。
说白了,我对人家来说,没有可用价值了。
信息爆炸的快节奏时代,社交的高成本已经过分透支了我们的精力c时间c热情,没有价值的圈子不必强融。这理,没错。但功利心真的是衡量友谊的首要条件?
难道都忘了么?当初我们成为朋友,是因为有趣啊,因为三观合得来啊,因为相处舒服自然啊。
何时有用,就成为判断友谊的第一标准了呢?
就像我写《不讨好你,因为以后用不着你》提到一样,有趣c有用,都是我择友的标准,一个是生活,一个是事业,也有两者兼得。
幸运的是,我目前就有知己c伯乐一二。
看着以前的聊天记录,发现自己是那么用心经营那段友谊,恨不得自己倾馕而出,助他人一臂之力,想不到最后一个“删除键”就可以让我曾经付出的时间c心血全部化为滚滚东逝水。
纵然心有不甘,但网络时代,我们的关系就是这么脆弱。你我关了手机,断了网,就再也找不到彼此了。
谁对谁错?无从说起。
唉,无奈,小孩总爱争对错,大人只看利弊。
愿你早日懂得:人情薄如纸。
所有的一切,命运早早就暗中标好了“价格”,包括友情c爱情,甚至亲情。只是你不敢承认罢了。
不用过分高估我们现在的关系,也不要低估我们未来的友情。
君子之交淡如水,挚友之情浓于血。
或许我们现在很好,说不定某天也会形同陌人;或许我们现在还不认识,说不定未来某个时间节点,我们就成了一生挚友。
我佩服圆滑世故的人,我羡慕单纯天真的人,但我最欣赏经历世故后依然纯真的人。
保持纯真并不是因为看不到黑暗,而正是恰恰见过所有的黑暗,才明白纯真的可贵。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怕和一些老朋友长久不联系,感情就疏远了。所以,我有时听到有很多人跟自己的老友说:“常联系哈!就算长久不聊,见面也要一见如故哦!”
可常常,说这话的人又扮演了结束一段友谊的刽子手。
光靠曾经那一小段看似美好的共同经历,就幻想能做“不联系”也可以一辈子的挚友,不切实际。
也不能刻意去责备彼此,渐行渐远是人生常态,留下的c见面还能一见如故的,才是你真正在寻找的。
就像《解忧杂货铺》里所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