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章 万剑山庄(永平之战)(第1/5页)  洛夜归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永平之战么?”陆尘自回忆中渐渐苏醒,目光迷离而沉重。轻叹一声,陆尘缓缓起身,走至窗边,但见冷月高悬,熠熠生辉,清风如许,撩人耳目,却是好一幅怡人夜色。

    陆尘并不知道这封信为何会夹在这本书里,更不清楚这封信是由何人所写,但他之后也曾在二爷爷面前旁敲侧击,却惊觉渊博如二爷爷竟也会对这场,在信中被称为陈朝后期规模最大的战争所知不详,只知道最后结果是胜了,至于各中细节却一概不知,更别提当年剑宗与乾国的渊源。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每逢夜深人静之时,陆尘便会悄悄潜入宗内的藏书室,翻遍所有记载过有关当年乾国点滴之事的书籍。可惜,大出陆尘意料的是,不知是藏书室内所藏书籍不全,还是有人在这件事上刻意隐瞒,总之,所有记载了陈国百余年来大大小小事宜的正史,州志乃至是来源不可考的稗官野史,都对乾国这一名号讳莫如深,便是无奈提及,也大多只用了短短几句话便匆匆一笔带过。

    至于信中所谓的陈国最黑暗的时代,更是寥寥几句“昌平八年,兵出贵阳,下十城,破广州。次年,败合浦。七月,齐王攻江阳,无果。八月,异族侵安定c金城,武王着兵平之。十年,齐王败,退武陵。五月,越军袭武陵,齐王不敌,大败。十二日,武王薨,成王即位。”便算作罢。甚至整段话中,对乾国这个罪魁祸首可谓是只字未提,也不知是无意疏漏还是刻意抹去。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陆尘花了数日之久,几近放弃之时,总算在某个不知名的野史中找到了几句关于乾国的只言片语,“乾国,起于惠王元兴七年,亡于昭王遂平二年,历七十余年。其人善武,喜水,世居扬州,自号颛臾后裔,不与外人通姻。武王太和二年,兵出弋阳c广陵,破寿春c宛陵,乾屡败,退东阳c临海。道平三年,兵出新安c鄱阳c建安,计三十余万众,三路攻乾。乾不能敌,举国降之。昌平十年,乾复叛,降越国,败齐王于武陵。后,武王薨,乾退居南海。昭王遂平二年,兵出曲江,计三十余万,攻南海。乾不敌,大败。五月,乾欲复降,昭王不许,遂灭。”虽然这段野史里的信息与信中所言有所偏差,如兵力统计有些夸大其词,如乾国真正复叛的时间并非昌平十年而应该是九年,而且详细程度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但总归是当时陆尘找到的唯一一本记载了有关乾国之事的史书,尽管只是野史,多有不实,但与手中的信两相一对应,一条有关百年前乾国与陈国间恩怨纠缠的脉络便很清晰的展现在了陆尘的眼前。

    接着,一鼓作气之下,陆尘又将藏书室内所有有关宗内往事的书籍都翻了一遍,尤其是时间围绕在昭王遂平二年那场屠国战前后的书籍,更是着重细细品读,以期望能从中找到任何一点关于当年剑宗宗主曾参与过那场血腥屠国战的蛛丝马迹。可惜,这次他却是真正失望了,没有任何一本书提到过当年那场战役。而且按照书中记载,当年的剑宗不过是陈国境内一个中等规模的门派,并无丝毫过人之处,所以陆尘也就不奢望能从当年的野史里找到半点关于剑宗的记载了。不过,陆尘虽然没发现任何关于当年那场屠国战的文字记载,却从其中一本封皮发黄c布满灰尘的书中,发掘了一些侧面描述的细节,“昭王遂平元年,何出宗,不明去处。次年冬至,方归,携珠宝数车,剑诀数十册,宗乃兴。”其中“何”便是当年剑宗宗主的名讳,“次年冬至,方归”则正好对应着遂平二年陈灭乾的时间,再之后的“珠宝数车,剑诀数十册”则很有可能就是信中最后提及的,当年剑宗宗主在屠国战中从乾国皇室里收集到的宝物功法,“宗乃兴”则说的是剑宗从此凭着这些宝物逐渐兴起。

    说实话,当时的陆尘在将书中这些话和信中所言一一对应后,其实是有些心情沉重的,毕竟事实就摆在眼前,当年剑宗宗主很有可能是真正参与了那场泯灭人性的屠国战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