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二十二章 就范(第2/3页)  逆水行周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张鱼记得,以前从襄阳到西阳,骑马代步日行百里,都要花六七日时间。

    从西阳步行去安陆,日行四十里,要花八九日。

    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使得孤悬海外的倭国变得“近在咫尺”,因为跨海航行时间大大缩短,即便是在夏秋之际风暴多发季节,跑得快的火轮船依旧能够在海上“来去自如”。

    然而光有船没有煤可不行,博多港煤场的存煤量,关系着许多到港的火轮船能否有足够的燃料返回中原,因为跨海航线上必经的耽罗岛没有煤矿,所以火轮船只能在航线两端加煤。

    而博多周边地区刚好有丰富的煤炭矿脉。

    倭国官府组织人力物力在博多周边地区开采煤矿,挖出来的黑色煤炭,成了倭国官府用来购买中原货物的“硬通货”,而周国(北洋贸易公司)也乐于从倭国博多官府那里买煤。

    与此同时,周国还向倭国官府先进的采煤技术和矿井管理制度,使得博多周边几个煤矿的开采效率和矿井安全得到了保障。

    随着出煤量日益增多,博多港煤场的燃煤存储量足以支撑起跨海的火轮船航线。

    博多出产的大量煤炭,还可以运到耽罗岛存储,这就让周国(北洋贸易公司)开展和百济、

    新罗乃至高句丽的海上贸易愈发便利。

    耽罗岛作为东海海域的贸易中转港,有了来自博多的煤炭供应,往返于中原沿海各港口和耽罗的火轮船跑起来十分方便,大量中原货物在耽罗聚集,然后被新罗、百济、高句丽的海商抢购一空。

    这些国家海商带来的货物,同样经由耽罗运往中原,所以,博多的煤炭,逐渐成为维持东海各国海贸的重要资源,张鱼可不想博多港的煤山变成火焰山,导致等着回航的火轮船“饥肠辘辘”。

    张鱼在煤场待了差不多一个上午,就是要提醒有关人员,时刻把“安全生产”放在心上。

    倭国国内对于火轮船这种“怪物”褒贬不一,对于博多港成为这种“怪物”的靠泊港颇多非议,所以,为了保持博多港作为火轮船靠泊港的地位,无论是火轮船还是煤场,最好都不要出事。

    “我们的目标,就是和倭国做买卖,如何又快又好的做买卖,自然是公司的关注重点,确保博多煤场顺利运转,就能确保火轮船航运的正常运营,大家谨记在心。”

    张鱼一边说,一边指着靠泊码头的火轮船“将来,海参崴也会通火轮船,所以博多会是重要的中转港和煤炭供应港,你们要想办法,协助倭国官府增加煤炭产量,毕竟,煤多了,他们卖煤的收入也会跟着增多。”

    其实张鱼还想说的是,尽快将博多地区的煤炭开采规模弄大,将来,若朝廷要对倭国用兵,就方便许多。

    若官军真要跨海远征,必然乘坐火轮船,博多就是火轮船船队最重要的靠泊港和煤炭补给港,有了博多煤炭的支撑,火轮船跨海运输就有了保障。

    届时,即便是从中原运输数十万兵马登陆倭国都不成问题。

    这一点,张鱼不信倭国君臣想不到,故而其国内反对火轮船靠泊博多、反对在博多开采煤矿的贵族不在少数,权臣苏我马子花了好一番功夫,才说动倭王同意在博多大规模开矿。

    但是,即便苏我马子搞不定,对方迟早也得同意在博多开采煤矿,倭国君臣心中再纠结,最后还是得乖乖就范。

    为什么?

    因为产自中原的各类物美价廉产品,倭国已经用上瘾,断不掉了。

    倭国能拿来买中原产品的“硬通货”,主要是白银和硫磺,其开采量逐年提升,提升的速度却有限,而倭国对于中原产品的需求量增加得很快。

    那么,博多地区丰富的煤炭,就成了倭国朝廷可以依赖的第三种“硬通货”,有了这种量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