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武库,刚运到的军需物资暂停入库,宇文温在此坐镇,让儿子们分头带领军吏检查即将入库的物资是否合格,其中尤以戎服(冬装)为重点。
辽东的冬天十分寒冷,比中原冷多了,士兵们的冬装暖和与否,直接关系到士气,所以宇文温要抽检军需,看看从中原运来的冬装质量如何。
因为中原的棉花产量大增,所以棉衣、棉裤、棉靴、棉手套已经渐渐普及,辽东官军将士的冬装,当然包括这些,但其中棉花的填充量如何、布料是否耐磨,会决定冬装是否暖和。
如何检查棉衣、棉裤、棉靴的质量,自有一套方法,宇文温让带过兵打过仗的长子宇文维翰向弟弟们传授心得,然后开始抽检。
宇文温自己也没闲着,检查军冬帽,这军冬帽的样式有些奇特,实际上就是后世所称“帽”。
帽的保暖性能毋容置疑,所以被宇文温“借鉴”后出现的军冬帽,除了没有前额的红色五角星,基本上和“原版”差不多。
当然,名字自然不是“帽”,因为这种冬帽率先供应辽东官军,所以又称“辽东帽”。
辽东帽是辽东官军将士冬天的制式帽,一般在非作战时穿戴,保暖效果不错,必要时可以放下左右护耳,保护耳朵和面颊。
经过数年的试用,这种帽子的保暖效果得到印证,故而民间也很喜欢戴这种实用的帽子,所以很快流传开来,“辽东帽”这一称呼越来越名副其实。
宇文温随手拎起一顶冬帽,里里外外仔细检查了几遍,没发现什么明显的质量问题,又随机开了几个木箱,挑了几顶帽子检查,质量都合格。
依概率而言,这批即将入库的冬帽是合格产品。
当然,军需官只要有点脑子,就不会在天子于辽东巡视时弄虚作假,所以,他离开沈阳之后,运抵沈阳的军需物资质量如何,还不能说绝对没问题。
他见着儿子们抽检军需忙得不亦乐乎,顺手拿起一件棉衣打量起来。
供应给军队的戎服,如今统一采用几个衣服号码特大号、大号、中号、小号,以方便被服场大批量制作,戎服运到军营之后,士兵们根据自己的身材自己选择合适的号码。
若是稍大些就让裁缝稍微改改,如此一来,省下许多麻烦。
至于冬装——棉衣,制式军用棉衣的下摆较长,能确保士兵穿上棉衣蹲下时,下摆依旧能挡着屁股。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实验结果表明,若为了省料缩短棉衣下摆,那么士兵穿着棉衣、棉裤后,随便运动一下,结合处(腰间)依旧会有寒风漏进来,所以还得额外加一件披风。
所以,棉衣穿在身上时,下摆过裆(部)是必须的,这是对士兵的关怀,即所谓“人情味”。
而棉衣的纽扣也有讲究。
宇文温拿着的棉衣,其纽扣为铁制,之所以不用易于加工的铜和锡,当然有原因。
燕王宇文维翰,此刻就在向弟弟们讲解其中奥秘“若戎服用铜扣,那么铜扣会被士兵扯下来,收集够一定数量,熔了做铜器。”
“若用锡,呵呵,冬天在关中、河南还行,可在辽东,冬天很冷,锡会冻坏,染上‘锡疫’,先是膨胀变脆,再冷一些时,就会变成粉末。”
宇文维民听父亲说过“锡疫”,所以很感兴趣“兄长,这锡真的会冻成粉末?”
“没错,所以在辽东尽量别用锡器,因为一到冬天就会变脆。”
“那,铁就不怕被人偷么?铁纽扣没人要,可甲叶”宇文维礼在一旁问,拿起一件棉甲,掀开衣襟,摩挲着内衬里用泡钉钉着的甲片,说道
“棉甲,布在外,甲片在内,若偷偷把甲片取下,别人是看不到的。”
“这是个问题,防不胜防,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