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新城篇 第一节(第1/3页)  来自地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翻开。

    第一页,有些发黄,正中间的地方,写着四个字,和封皮一个的四个字:来自地幔。

    没有目录。

    正文:第一章,新城。

    故事发生在一个叫新城的陌生城市,位于中国与俄罗斯的边境,一个看起来十分朴实无华的小城镇,在这里,中国的古典文化与俄罗斯的传统民族风情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街头巷尾,你可以随意的看到一些苍老的男人和女人一面扇着画着各种名人字画的扇子一面抽着俄罗斯特色的土烟,也可以很容易的找到很多俄罗斯风格的酒馆在买着各种中国菜,好不好吃就不一定了。

    好多年以前,新城还只是一个小村子,当然,那个时候这里还不叫新城这个名字,传说是因为有人在周围发现了一处巨大的矿产,闻讯而来的矿业公司把整个村子买了下来,当做是矿业的生活区。

    这里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在这个城市养老的俄罗斯人,他们年轻的时候来这里挖矿,为某一家中俄合资的矿业大公司开采着他们想要的到的贵重金属,得到的报酬,在当时来说,可以说是十分的客观,所以很多人在这里一干就是五六十年,这五六十年里,他们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地下的矿洞里度过的,由于公司的管理方法十分特殊,这些工人几乎接触不到外人,意思就是说如果你是中国的矿工,你只能和中国的工人一起干活,完全没机会接触来自俄罗斯的工友,更别提学会什么俄语了。等到这些人老了,干不动了,便在这里退休养老,想回家自然是不太可能,一方面他们的身体已经经不起长途跋涉,另一方面,他们的家乡,无论是中国还是俄罗斯,正经受着历史上最严重的饥荒。

    新城,或许这个名字只是寄托了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的一个美好的愿望,可惜的是,这个城镇中的年轻人很少很少,少到让我们故事的主角,亲爱又可爱的林晓真在这里晃悠了几个小时,也没看到一个模样在五十岁以下的人。

    老人们,在这里享受着年迈所带来的休闲时间和那份特殊的c很少有人理解的孤独。这里,更像是一个由矿业公司供养的大型养老院。

    不过呢,这些一切的一切,都和我们的主角此时此刻的情况无关,他现在想要知道的,就是怎么找到信中交代的这个地址。

    “东屋街与青海路的交口”

    林晓真反复的念叨着这个地址。

    “真的是难找啊!”他心里反复的想着。

    这是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初,一个属于由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引起的各种灾害的的年代,饥荒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

    目光还是回到这里。

    “信”他握了握手里拿着的这封纸质的信,嘀咕了一句:“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有人用这种东西!”

    的确,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尽管这是一个以填饱肚子为主的时代,但是科技还是在缓慢的提升着人类的生活方式,自然也包括通信和表达情感的方式,那些在老年间耳熟能详的街头吆喝声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过去每年都可以和家里的老人们一起去的堂会庙会也越来越少了,信件,自然而然的退出了人们的主流生活圈,在历史教科书中重新寻找着自己的位置,所以对于林晓真而言,能接到一封信的惊讶程度甚至远超过信里内容的惊讶程度。当然这封信奇怪的地方远不止这一点,但是我们要稍后才能涉及,现在的任务是介绍一下正在街上乱晃的这个人。

    林晓真,故事的主角,今年十七岁,不来这里的话,他应该出现在某所高中的高二课堂上,长相还算是清秀,身高勉强达到了这个年龄的平均水平,身体偏瘦,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优点,也没有什么能算是特长的技能,很平常的一个人。

    现在是下午的五点左右,天色正在暗下来,但借着残存的阳光,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