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5章 密诏(第1/2页)  三国之大汉重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用解释了!

    那就是王安的兄长!

    没有问题,黄忠是老人精,当然知道这时候应该留给兄弟二人,便带着步骘离开了。

    激动!

    伤悲!

    悲痛!

    气愤!

    仇恨!

    短暂的谈,融合了兄弟二人太多的情感。

    王安非常难过,心中暗暗发誓有朝一日刘琦击败曹操,他一定会亲手杀死带人抄没王家的司马懿以及他的全家。

    但是他看到了王昌带来的密诏。虽然他心底不是很尊重那个所谓的天子,但是天子的诏书是给刘琦的,那问题就严重了。这是大事!

    但是,刘骑现在正在西川征讨刘璋呢,总不能让他哥再长途跋涉去往益州吧?

    王安只好安排王昌留在了西陵,静候刘琦的消息。

    这一等就差不多三个月。

    这不刚刚听说郭嘉c甘宁大军返回长沙,王安估摸着这场战争差不多该结束了。于是便找来身边的影卫,让影卫安排人手护送王昌北上长安。

    天子下的密诏,可不敢大意。

    其实王昌在刘琦回长安的前十天就到了。虽然王安告诉他可以先去找荀彧,但他的执着让他一直住在客栈里等待刘琦班师。

    他坚守着父亲的一定要将密诏亲手交给刘琦的嘱托。

    刘琦接到密旨,打开一看,有些诧异刘协会这样写:

    朕的一生,是悲哀的一生。

    自先帝驾崩起,朕便生活在胆战心惊之中。

    前有母后心机,若非皇祖母相护,恐早已成皇兄登基的垫脚石尔。

    后有董卓欺凌,视朕如无物,霍乱我大汉基业。朕无能,难以力抗。

    幸王司徒忠心为国,合吕奉先之力,剪除董贼。

    然,朕还未能一展重振朝纲之抱负,便又遭李郭之祸。

    堂堂天子,竟过得不如一个流民。

    权力,与活着相比似乎并没那么重要。

    可,朕即为天子,当行天子的事,振汉室之纲,平天下之乱。

    费尽心机才得脱逃李郭之魔爪。

    岂知才出虎口,又入儿狼嘴。

    曹操面如忠臣,实为奸相!朕是过得比之前好,却没有一丝自由,更不说独理朝政。

    朕犹如一只被关在皇宫这个笼子里的囚鸟,朕所知天下事,皆为曹贼挑选过后之奏。

    悔不当初与兄北上。

    兄与我本同祖,乃我皇室宗亲之翘楚。

    现在想来,不论董贼,李郭二贼,亦或是如今之曹贼,无不视兄为大患,而虑之。

    兄之所为,实乃朕之所想。

    如今看来,卿才是中兴汉室之人也。

    朕悔当日洛阳之顾忌。

    就算卿取我代之又如何?

    大汉依然可以中兴,朝纲依然可得重振。

    若兄执掌天下,朕愿为一小吏。

    哪怕是为一富家翁,也强过如今之囚鸟般的生活。

    想朕身边所谓的老臣忠臣,业已渐渐与朕离心。庸臣误国啊!

    朕已下诏召董国舅联络天下义士共讨曹贼。

    还望兄能恕朕当日之误,能助天下义士除贼。

    事若能成,朕愿禅位与兄!

    还望兄以我汉室大业为重。

    朕亦忧此诏不能如期达于卿手,若国舅事败,朕恐更无自由。

    如此生活,朕宁愿追随先帝而去。

    重振大汉天下之重任便交托于兄矣!

    兄可自立为王,率神威之师讨灭曹贼。

    只乞兄能代朕延续汉家基业!

    朕不愿为亡朝之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