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戒嗔问。
“嘿,我连你个小屁孩也比不了吗?”林世安不服气地说。
“我生长在山里,天天走山路哦。”戒嗔说,“你们都是在山下走平路。”
“我们那里也有山,不过没这么大。”林世平说,“不过我们也是农村娃,没有你想的那么娇气。”
“那就走吧。”戒嗔笑笑说。
虽说是农村娃,但走起山路来,还真不是戒嗔的对手。小太爷林世安没一会儿就大呼小叫的,不停地说要叫摩的。但是等他们都走到仙女洞了,还不见公路上来一个摩的。
三人来到仙姑洞,只见仙姑洞香烟缭绕,香火鼎盛。
“你看你们那庙,再看看这庙。”林世安对戒嗔感叹道,“真是天壤之别啊。”
“不管香火鼎盛与否,对待佛祖的本心是不变的。”戒嗔说道。
嘿,这小屁孩还真够沉着的,幺外公教出来的徒弟都太老成了!
仙姑洞原来是一块裸露的岩石,后来为了纪念仙姑的功德,人们便用木材和瓦片盖了一个简单的庙宇,将那岩石和仙姑洞盖住,免得遭受风雨的侵蚀。
人们还为仙姑和丫鬟塑了像。仙姑头顶梳着飞天髻,手拿一束鲜花,背后的仙带飘飘,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态。而旁边的丫鬟则手拿一本书,凝神望着远方,像是在思考什么问题,其表情神态正好与脚下石座上刻的“思与学”不蒙而合。
“这很奇怪哦。”林世安说。
“怎么了?”林世平以为林世安发现了什么,“你发现什么了吗?”
“仙姑是神仙嘛,是施道法的,怎么下面石座上又刻了‘思与学’这三个字呢?”林世安问,“戒嗔,你知道吗?”
戒嗔摇摇头,“我也不知道呢。”
“哦,还有戒嗔和尚不知道的东西啊。”林世安打趣道。
林世平问前来烧香拜仙姑的信众,没有一个人知道这是为什么。
虽说仙姑牛逼哄哄的,但是对于那些低素质的人在她身上刻“XX到此一游”,也是毫无办法。看来仙姑真的走了,飞升了。但是信众不知道,可能也是不愿意相信吧。
“世安,你有没有发现什么?”林世平悄悄问林世安。
“没有一点感应。”林世安说,“看来不是这里了。”
“你说的猪嘴洞又在什么地方?”林世平问戒嗔。
“真要去?”戒嗔问。
“去啊。”林世平说,“来都来了,怎么能不去呢。”
三人又哼哧哧地走了好久的山路,来到猪嘴洞。
“你们看到那块大石头没有?”戒嗔指着半山腰的一块巨石问。
“啊,看到了。”林世安问,“怎么了?”
“那就是猪嘴洞。”戒嗔说。
“猪嘴洞?”林世安很是疑惑,“怎么看也不像猪嘴啊。”
“那块石头原来就像一个猪头。”戒嗔说,“有耳朵、眼睛,还有向前伸着的长嘴巴。”
“说有耳朵、眼睛嘛,我还算可以勉强地看出来。”林世安说,“但猪嘴巴在哪里呢?”
“猪嘴巴被敲掉了。”戒嗔说。
“怎么敲掉了啊?”林世安问。
“上世纪90年代,骆騋山开始修建茶林场。这猪嘴洞原来是茶林场修建工人临时住宿之地。还曾经有个田姓领导人前来看望这些工人,并夜宿于此。留下骆騋山的一段佳话。你看到没有,那猪头下方的凹陷处,就是所谓的‘猪嘴洞’,那里有烟熏火燎的痕迹,那就是当年茶林场建设工人们做饭的印迹。”戒嗔说。
“上世纪90年代?”林世平说,“这比你都还大呢。”
“是的哦。”戒嗔说,“算起来也有二十多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