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5节(第1/2页)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煮酒论英雄

    曹操咄咄逼人,刘备不敢拒绝只得道:

    “淮南袁术,兵精粮足,可谓英雄!”

    曹操闻言方笑道:

    “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

    袁术大势已去,虽为佛门高徒,但此时已然人心向背,冢中枯骨,此评语确是入木三分,刘备不由心中暗赞曹操慧眼。曹操虽看破刘备,但刘备却未看破曹操,他如今双角已去,自是看不破这修真中人的本相。

    刘备略思片刻又道:

    “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吏遍布,勇将如云,谋臣若雨,今坐拥冀州,可谓英雄。”

    刘备识人,且与袁绍曾有过几次相见之缘,但见袁绍一身英气,有若天将临凡,此番却是言由心发。

    曹操曾多次听闻像郭嘉c荀或这种顶尖人才对袁绍的评价,何况他与袁绍从小一同长大,更是了解其人,闻言笑道:

    “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刘备知道袁绍与曹操曾是故交,二人在洛阳一同长大,相知甚深,闻此言,不由得暗记心上。

    又道:

    “刘景升坐拥江夏,可为英雄?”

    曹操哈哈大笑道:

    “此老儿虚名无实,非英雄也!”

    曹操早知刘表无能之辈,只知其有高人在侧,众谋士数次暗示自己江夏可夺,但言外之意均指需待刘表死去方可夺取。

    刘备闻言,略思片刻又道:

    “有一人少年英雄,虎锯江东,人称小霸王,孙策孙伯符可为英雄?”

    曹操道:

    “孙策籍父之名,非英雄也!”

    说罢颇有深意的看向刘备,刘备哪能不明白,曹操言外之意正是讽刺自己,孙策借父之名,好歹那确实是自己的亲爹,而刘备是自称自己多少代前是皇族,靠这个得来皇叔之名。刘备忙举起青梅酒饮了一口。

    在曹操等诸多修真中人看来,孙家之所以一身龙气,皆是由于孙坚,这等人家,纵使没有孙策,亦有孙某某会盘踞江东,却不知此乃吴国太之功。而孙策喜好冲锋陷阵,只有将才,却非有王霸之才,可为项羽,却不可为刘邦,空有降龙伏虎之能,善为将,而不善用人。

    曹操欺孙策年幼,自是不放在眼里,故有此评。但论勇武,其有降龙伏虎之能,论识人,后世为孙权安排的文武二臣张昭c周瑜,均是人中龙凤,此种男儿岂非英雄?后来,曹操亦有过此语:狮儿难与争锋也!

    曹操呵呵一笑,忽话锋一转道:

    “孙坚确是个人物,当年,吾结连十七路诸侯讨伐董卓,唯孙坚与吾长驱直入,只可惜死的太早,顶多只能算半个英雄。”

    曹操此语自有几分吹牛皮的成分,当年孙坚确实是长驱直入,一路打到洛阳,但曹操却哪有过这等战绩?那时的曹操对孙坚望尘莫及,崇拜自是无可厚非的,但此时的曹操,携天子以令诸侯,正值春风得意,能入其眼者又有几人?

    刘备听曹操说的张狂,此言语中分明影射自己方是英雄,心中堵气,略思片刻,又道:

    “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

    刘季玉就是刘璋,对于刘璋,诸葛亮的评价是:刘璋暗弱(虽然后来刘璋的发展轨迹也确实是向着诸葛亮所言的暗弱发展的,哦,或者应该说成是仁弱,但这对于像诸葛亮这种大政治家来说,不管怎么样,反正弱才是主要的),但此时的刘璋却丝毫未显出暗弱之势。

    此时刘璋刚从父亲刘焉手中接守冀州不久。

    在这里,我们要先讲一下他的父亲刘焉,因为此人对汉室天下影响太大,不能不讲一下。

    刘焉本是一个凶兽所投,乃是龙之三子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