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虽然所有的评委会成员们都力求绝对的公正,不带着喜好阅读作品。
可是每一个人在文学作品上的解读方式不同,注定了所有作品的评分并不是那么统一。
从第三届文海杯大赛开始,为了谨慎起见,如果针对一部作品的三次评分差距较大的话,将会有文海杂志社邀请的知名作家进行最后的裁定。
最终,根据着这位知名作家给的最后评分作为作品是否过审的关键。
10分制的情况下,7分的评分听起来似乎并不是那么高难度。
可是实际上,这些参与评选的人中,无论是编辑还是记者或是嘉宾,都是身经百战的。
他们阅读过无数的名作,经验丰富,也正因如此,对于作品十分挑剔,要求也非常的高。
想要让这些骨灰级的书虫对一部作品评出7分这样类似“还不错”的评价,那可比想象中的难的许多。
作为文海杂志社的资深作家,李邵年当然也毫无悬念的成为了这次评委会中的一员。
比起往年的评选,今年的他更多了一份期待。
那个小女孩的作品是否会分配到我的手上呢?
他的心中不免得这么想到。
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舞弊事件,所有的作品稿件在递交上来以后,会专门用各种各样的简称代号来隐藏参赛者的名称、
所以事实上,哪怕是把薛晓雪的作品直接放在他的眼前,他也不可能会认得出作品本身的作者是谁。
这种完全未知的情况,反而是让这些评委们感觉到了一种另类的期待感。
就像是生日或是圣诞节躺在了床上的孩子,满怀期待的等待着属于自己的圣诞礼物。
那到底会是什么呢?
在拆开礼物之前,孩子们总是会满怀期待的幻想着。
哪怕是到了李邵年这种快要步入晚年的年纪,依旧是避免不了兴奋和紧张的情感。
他紧张的扶了扶自己的眼镜,最终还是打开了自己面前的第一份参赛稿件。
他的第一个评选作品是一首别出心裁的诗歌。
在文海杯的参赛作品中,到目前为止还从来没有诗歌能够获奖的记录。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这个题材非常的难写。
诗歌本身的故事情节比较薄弱,要想给评委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就需要在具体的诗词上下很大的功夫。
很多时候,少数对自己很有自信的文学青年们会用一些辞藻华丽的诗句来证明自己的文采。
可是在评委们看来,这种作品有着很大的一个通病——没有思想。
更多的时候,这样的诗歌就好像是一个打扮的花枝招展的人偶,可是它的内心却是完全空白的。
没有灵魂,只知道堆砌辞藻的作品没有任何的可阅读性。
而李邵年眼前的这部诗歌作品倒是稍微有些不同。
很显然的作者对于诗歌这种体裁非常的了解,他深知一般诗歌作品中容易出现的毛病,在词句的选择上比起追求华丽更看重呼应诗歌本身的主题。
看完了这首描绘着对自身未来的憧憬的诗歌以后,李邵年沉默了片刻。
第一部作品的质量就非常高,让他的心情非常的不错,最终经过了短暂思考以后,他在稿件首页的评分表上填上了7分的过审评分。
接下来,他就将这份稿件放入了旁边标注着已审核纸条的一个箱子内,这份作品而后将经过工作人员的分门别类,继续给下一位评委进行第二次的评分。
不过,很显然的是,优秀的作品毕竟还是少数。
大部分的青春期少年少女们的作品上,有着这个时期特有的气质。
他们的文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