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0章 万虫之主(2)(第1/2页)  敦煌天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对,我无法更同意你的说法。”卓娅回应。

    楼上响起脚步声,米扬科夫出现在转角处。

    “我们还不上去吗?”我问。

    卓娅摇头,微微一笑,没有回答。

    米扬科夫一步一步走下来,到了我的面前,缓缓地坐下。

    他上去一趟,看来并无收获,所以情绪十分沮丧。

    “卓娅,不要捉迷藏了,还是带我们上去吧。”我说。

    “上哪儿去?”米扬科夫问。

    我向楼上指了指,米扬科夫突然捶着楼梯大笑起来。

    “他懂了。”卓娅说。

    我越发困惑,但没有发问。

    “我上去看看。”我说。

    “不要上去,不要上去,上面什么都没有——”米扬科夫抬头,满脸疲倦,眼神无光。

    “电隼没在那里?”我问。

    “没有,上面都没有。”米扬科夫回答。

    我不再耽搁时间,不顾米扬科夫的劝阻,大步向上。

    过了转角,楼梯并未到头,而是通向另一个转角。

    我加快脚步,至少连过了四五个转角,每一段楼梯都有二十多级台阶,粗略推算的话,我攀爬的高度远远超过了小楼外观高度的三倍。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毕竟楼的高度是固定不变的,不可能永远爬不到头。

    又过了一个转角,上面仍然是楼梯,并没有第二层楼的影子。

    我回头看,瞬息之间,上下两段楼梯在我眼前突然一转,变成了来的转角高、去的转角低。换句话说,我本来是向上爬,现在却变成了向下降。相反,刚刚经过的楼梯一下子拔高,变成了我从上面下来的样子。

    “怎么回事?”我后退一步,背靠墙壁,来回打量着两边的楼梯。

    之前我描述过,这幢小楼的内部都是灰色的,地面和楼梯都是水泥制成,没有任何木头装饰。所以,楼梯异常坚实,不会藏有机关和暗格。

    “我迷路了,在楼梯上迷路了。”我明白了现实情况,但却无法解释造成这一现状的缘由。

    楼梯是单行线,不会出现岔路,要么上,要么下,都在这宽度不到两米的阶梯之上。向上,我应该能够达到楼。

    按照我自己的理解,无限回廊是一种建筑结构,如同唐朝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里写的“廊腰缦回”那样,代表了古巴比伦王朝的先进文明。

    现在,从卓娅的失望眼神中,我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认识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那不是能工巧匠创造出的华而不实的东西,而是有着独特的作用,就像中国古人发明的‘九连环鲁班锁’那样,最大的用途在于‘锁’,而不在于本身的构造。后代人穷尽心思去研究其中的变化,反而忽视了其核心作用。再比如,中国三国时期的大智者诸葛孔明制造的‘木牛流马’,其作用在于运输,而不在于有趣或者好看。近代有人从三国蜀王墓中找到了‘木牛流马’的细节分解图纸,准备大规模复制,用它来代替现在的独轮车、两轮车、三轮车之类,岂非本末倒置?你对这楼梯感兴趣是没有意义的,还是想一想,这楼梯能带你去哪里吧。”卓娅说。

    她连举了“鲁班锁”和“木牛流马”的例子,一下子打开了我的思路。

    “这楼梯是工具?无限回廊是工具?一种能够带我们进入另外一种空间的工具?那地方只能通过这种楼梯进入,楼梯是唯一的入口,其它方式皆不可行?我懂了,流鬼国先建立了靺鞨神庙和这小楼,然后才有了平民百姓聚居的契卡镇。百姓们以为这幢小楼也是普通民居,但它的作用却是……却是一个通道的桥头堡……”我几乎穷尽智力,才理解了卓娅的意思。

    这个问题其实可以化繁为简,将楼梯当作“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