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8章、日本情况(第2/3页)  我开专车遇到的那些诡异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以传统的丧葬礼仪至今仍很流行。

    丧礼一般分两天在自家举行。由死者的亲戚或者单位出面安排。先得与全体亲属和包办丧事的殡仪公司商量具体事宜,选日子要考虑佛教的戒规。日子定下后分头通知有关人员。通知哪天举行“通夜”,哪天举行“告别仪式”。告别仪式一般在“通夜”的次日中午举行。

    亲戚和邻里及单位领导要参加“通夜”和告别仪式,而且要穿黑色的礼服。一般人只要在告别仪式那天去一次就可以了。

    “通夜”和告别仪式的摆设都一样,分几个等级,用哪个等级摆设则根据丧主支付的费用而定,与死者的生前地位无关。

    祭坛一般有三层,正中上方放逝者的遗像,两侧放荷花灯c花篮c鲜花c水果等。棺材放在前列,细节因宗教不同而各异。通夜原只是亲友出席的仪式。一般从晚6点左右举行,近年来一般亲友也在通夜那天来烧香。这样第二天的告别仪式可以不来。一般人不论哪一天去都要带“香典”烧香钱。邻里因要帮忙,钱可以少出。通夜和告别仪式那天有专人负责收钱记账。和尚诵经后,亲友一起用餐。有的人家分两次进行。一次是亲戚和单位领导,一次是邻居。还有的人家从火葬场回来后再会一次餐。待参加通夜的人们走后,直系亲属轮班通宵守护在死者身旁,不断烧香。第二天的“告别仪式”也有和尚来念经。亲戚跟“通夜”时一样,坐在祭坛前面,其他人一般站在外面。遗体告别仪式结束后,遗体在亲属的护送下送到火葬场火化。

    日本人对死者遗体的处置有许多习惯作法。一般男子要剃须整发,女子要化妆。按照佛教式葬礼要头朝北放尸体,称名“北枕”。两手合掌,脸盖白布,胸上放剃刀,以除魔避邪。有时枕边还要放一小桌,摆碗清水,并用死者生前用过的饭碗盛满饭,插上一双筷子,摆在桌上。直到入殓前香火不断。入殓时要给死者擦身,最亲近的遗属要给其穿上寿衣或死者生前特别喜欢的服装,棺内还要放上死者生前喜爱的用品。

    日本人在办丧事过程中及丧事完了之后,要向吊唁者c僧侣c神父c牧师c阿訇以及其他帮助料理丧事的人表示感谢或回礼。对前来参加“守灵式”的人要设便宴款待;对一同去葬场的人和参加埋葬仪式的人要请到自己家或到饭店吃饭;对司机或火葬场的工作人员等一般要用写上“志”的小纸袋装上一两千日元答谢;对其他帮忙的人要以“交通费”的名义送些钱。对僧侣,要根据诵经的次数c时间的长短等来付酬金。酬金的数额有时是通过联系人已事先商定,届时装在写着“御布料”c“御经料”纸袋中敬送。在举行基督教葬礼时,使用教堂,事后要向其捐款,对牧师要另送酬金,纸袋封面要写上“御礼”等。对送香礼钱的人,在葬礼完了以后,要向他们寄送感谢信,并回赠“谢礼钱”。“谢礼钱”的数量一般为对方送的香典钱的一半或1/3。同时还要回送洗澡巾c被单c毛料c白布料c陶器c漆器c茶叶等礼品。近几年也有采取不向个人而向社会福利设施捐款的形式表示感谢的。但在这种情况下,往往要寄一封感谢信,信中写上“承故人意愿,敬许向社会福祉捐献”之类的话。

    和尚们的收入主要有三。

    第一,日本的墓地基本都是寺庙经营的,卖墓地在日本这个地少人多的国家绝对是暴利买卖,一块就能卖上几百万日元。而按照日本的习惯,亲人葬在寺院,虽然墓地是自己的,每年都要给和尚钱,感谢他们的照顾。庙里哪儿来的那么多地?历代天皇和将军c大名(诸侯)都有送土地给寺庙做礼物作为祈福或忏悔的习惯。日本没发生过革命,这地契么当然是千年一贯的有效,成为后世佛徒子徒孙们吃不光的遗产。

    第二,日本人的宗教信仰十分奇特,他们活着的时候,信奉神道教的居多,也有信奉基督教的,或者干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