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一章 赏灯(第1/2页)  斗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入夜,弯月如勾,星子初缀墨蓝色的夜空,云雾淡扫。

    在元飞白的陪同下,西宁披着一件轻薄的降紫色织锦斗蓬,琳琅一件霞色团蝶云锦披肩,在两排侍从手中宫灯的照映下,行到了回雪楼前。

    此时,月光微泄、星子迷蒙,树影花丛中的回雪楼一片黑暗,不见半点烛光。

    西宁公主略显讶异,还未开口,元飞白大步上前,连声击掌,三记之后,宴厅忽如点亮了星河的夜幕,从内到外由近至远,渐次明亮直至璀灿夺目,错眼间诸人仿佛见到了天上的琼楼玉宇神仙阁!一时惊呼声四起。

    西宁公主自小由皇后抚养长大,奇珍异宝见得多了,早有了强大的免疫力。可今日一见这般美妙的景致,不由双目微睁,不用侍女搀扶便几步踏入殿内。越瞧,面上的笑容便愈浓,不住点头赞道:“美不胜收!天上人间也!”

    三盏大吊灯,每个直径足有两尺长,碗口朝上,半圆型的灯面全是打磨后切成各个形状的贝壳一片片贴凑而成的卷草纹,在边沿处则是用打磨得形状统一的半弧形和长方条收边。最妙的是,灯的边沿上立着六只同样用贝壳铸成的鹦虣鸟儿,鸟儿腹中亦各有烛台。点燃后,明亮华美,别具风情。

    十盏宫灯平悬在大厅道“表哥这回的寿礼,是月向宁父女所制”时心中掀起了一阵惊涛骇浪!连手中的茶盏倾侧出茶水打湿了衣裙也未发觉!

    记忆中那个清俊儒雅的少年、已经深埋多年的秘密,被琳琅的一句话,再度翻涌上心头。

    “正是月向宁父女。”元飞白并无刻意提到月明珠。反正赏了月向宁,便是赏了月明珠,没啥不同。

    谁知西宁公主竟然沉默了半晌,才悠悠叹了句:“月向宁啊……”顿了顿,回过神般的道,“真是个聪明人!”

    聪明人?

    元飞白总觉得母亲这句话,似乎另有所指。一时也无头绪。只笑道:“不是聪明人,也做不出这般漂亮的灯来。”又好奇的问道:“母亲莫非认得月向宁?”

    西宁微微一怔,才道:“当年他进京前的盛名,我也有所耳闻。”忍不住瞧向琳琅,迟疑了一下,还是笑道,“琳琅你未出生时,月向宁曾在你父王的府中任过金匠一职。”

    琳琅与元飞白皆吃了一惊:“竟有此事?!”

    琳琅依稀想起,幼年时家中确实有不少饰物暗处刻着“月”字。想来,那便是月向宁过往所作?

    西宁缓缓点头:“王兄甚是喜爱他的手艺。未想,多年后还能有这番机缘。”她仰望美伦美焕的灯具,露出圆润的下颌与优美的秀颈。这样的动作,再也无人能瞧见她眼中的感慨及忧虑。

    月向宁回来了啊!

    她一直知道,却又同那人一样故作不经意的姿态,怕是再也保持不住了呢。

    元涛握紧妻子的手,小心体贴的道:“夜晚风大。早些回房莫吹了风。明日有你忙的。”

    西宁含笑点头,与夫君相携而去。

    琳琅亦告辞回府,临行前,只觉今日不虚所行,即大饱眼福,又探知了些许陈年旧事。

    留下元飞白一肚子的疑惑:怪了。为何觉得母亲与月向宁之间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

    十五年前,月向宁和母亲都正当芳华。可瞧母亲的态度,两人间绝非情感纠葛。那么,十五年前,月向宁难道发生过一些不为人知的隐密故事所以才远离家乡万里赴京?

    否则,母亲那句“聪明人”之叹,由何而来?

    两日后,公主府派人送来赏赐。金银珠玉绫罗绸缎,堆满了月家客堂。

    “月先生您是没看到。满堂的客人在见到那一屋子华灯时,眼珠子都要掉下来啦!”刘管家笑不可抑。“公主和老爷实在被缠得没法子。只好将您做的那些个小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