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三十九(第2/3页)  兴亡:民国晋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商得以延续百年的立身之本,但在资本经济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今天,小农经济条件下朴素的信用体系受到了严重打击,完全以个人信用为纽带的晋商文化反而成为票号业的桎梏。比如当时的票号以抵押贷为耻,认为这是对客户的不信任,因此改革虽势在必行,却是步履维艰。想到这里,谭文杰叹了口气说道:“票号改制的事至今没人能做成,严总经理不也失败了吗。”

    “是啊,所以我请你二位来,看看这钱能不能贷。”崔长庚扫视着二人。

    “裕衡盛与我们同在运城,按理说应该帮一把。可据我所知,它的所有分号加起来一共只有四十多万两的资本,可这次要借五十万,说明它的老底都赔光了,即使我们出手,它也未必化解得了这场危机啊。这五十万要成了坏账,兴业钱局也有大麻烦啊。”裴子仁使劲裹着旱烟,呼出的烟气缭绕着他的身体,连表情都变得模糊。

    “此次裕衡盛各分号停业引起了相与的猜疑,如果它们有了这笔钱继续营业,失去的老相与还有可能回来,应该是可以还清贷款的。”崔长庚说。

    “裕衡盛是百年老字号,积累的人脉多,口碑在河东来说还是不错的,如果大家对它重树信心,度过这场危机应该是可以的。”自从中秋节那次偶遇之后,谭文杰也对裕衡盛产生了好感,以往的猜忌和不满随之烟消云散。

    裴子仁善于分析对手,他对裕衡盛颇为了解,也相信杨大年能够逢凶化吉,刚才一番话只是提醒。见二人也都对裕衡盛充满信心,他也不再说话,只是跟着谭文杰点点头。

    “既然大家都同意,那我们就帮他这一次,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能拿出多少钱。”崔长庚说完转头看向谭文杰,谭文杰虽然不管账目统计,但每天都要进行核查,所以对钱局的资金往来非常清楚。

    “我们的存款折合成现银在152万两左右,贷款88万两左右,加上资本额,再减去两成半的储备金,我们可贷的额度只有不到40万两。”

    听到这里,崔长庚和裴子仁对视了一眼,都皱了皱眉头,“还差十万两,”裴子仁自言自语了一句,然后对崔长庚说道:“要不我们就先借他四十万两,剩下十万两到其他票号也能借的来。”

    崔长庚低头沉思了一下说道:“既然来了,咱们就尽量想办法,实在不行再让她去其他票号。”

    “咱们有几笔贷款最近一周到账,差不多有十万两,总经理真想帮他们,可以先拿四十万出来,等那十万两到账了咱们再借它。”谭文杰说道。

    “这个办法好。”崔长庚说完看向裴子仁,裴子仁点点头表示同意。

    杨玥瑛在谭文杰的办公室等了约摸一个时辰,当得知这个好消息的时候兴奋的跳了起来,她对三人不住地行礼,“裕衡盛有救了,我在此先替父亲谢过各位。”

    崔长庚微微一笑,“杨小姐客气了,钱局就是通过借贷救人危难的,正好库里有些存银,否则我们也爱莫能助啊。”

    杨玥瑛拿到银票又千恩万谢了一番才由谭文杰陪着下了楼。此时天已黑了下来,路边的几盏灯笼在寒风中摇曳,散发着忽明忽暗的光亮,路上的行人非常稀少,偶有几个也是行色匆匆。看到这番情景,谭文杰说道:“天色已晚,杨小姐自己回去有些不方便,我送送你吧。”

    杨玥瑛略一犹豫,只是轻轻地点点头。二人默默地走了一段,还是杨玥瑛先开了口,“谭先生几次三番地助我杨家,真是无以为报了。”

    “杨小姐不要客气,晋商原本就以相互扶助为本,力所能及之处必当鼎力相助,日后兴业钱局也难免有危难之时,也少不了相与的协助。”

    “那是自然,要是能帮上忙,我杨玥瑛肯定当仁不让。”杨玥瑛扬起头,柳叶眉轻挑。

    “听说裕衡盛这次是因为想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