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1(第3/4页)  姚暹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屋子。孙教授家三室两厅,较小的那间做了书房,夫妻俩住在主卧,剩下的那间就让叶俊萍住。里面床褥都有,叶俊萍稍微收拾了一下,把自己带的被褥铺在上面,厚厚软软的,房间暖气也烧得可以,叶俊萍觉得挺温馨,看看时间也不早了,就让伙伴赶紧回了。送走伙伴返回来,孙教授坐在客厅椅子上,自己弄了盆热水正在泡脚,看见她说:“今天没啥事了,你跑了一天路,肯定也累得,去厨房倒点热水也泡泡脚,早点休息吧,明天咱们再细说。”叶俊萍说:“我先给阿姨洗一下脚吧,经常按摩对阿姨的病应该有好处。”孙教授“啊”地楞了一下,显然有些意外,但他很快轻轻地点了点头。

    不知是因为孙教授家里温度高,还是新到了一个地方马上不习惯,尽管很累,但一晚上叶俊萍翻来覆去都没睡好,头遍鸡叫的时候,她才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睁开眼时,蓦地发现外面已经蒙蒙亮了。叶俊萍一骨碌翻身起来,开了房门一看,孙教授已经在客厅里坐着了,见她出来,微微笑道,“第一晚上马上还睡不习惯吧?没事,你洗漱一下,我都买下了油条豆浆,你吃一些。你阿姨我都照护过了,你也不用太着急,不过以后就要指望你了。”

    叶俊萍脸红红的,慌乱地说:“是我粗心,一睁眼就天亮了。明天我会早起的,您你也就不用出去买饭了,我起来熬些小米粥,冬天天冷,喝些小米粥暖胃健脾,对身体好。”伙伴给她说过,城里人见了长辈都称呼“您”,但叶俊萍马上还是改不过来,她觉得别别扭扭的,还是说“你”比较顺口一些,只要心怀尊敬还不行么?

    “好啊好啊,看来你还懂得养生之道呢。年轻人嘛,都爱睡懒觉的,我儿子比你也大不了多少,以前也经常赖被窝,不过现在他一个人在国外就得自己照顾自己了。我是整天瞎忙,难得有时间熬个粥喝。有你了就好,我和你阿姨在吃饭上都不是很挑拣,你擅长做什么就做什么,他们这里的饮食习惯和咱们运城差不多。今天我正好早上不忙,就给你说一说咱们这个家的情况,你也好有些心理准备。”

    孙教授是运城夏县裴介镇人,裴介传说是春秋时期晋国名臣介之推的故乡,孙教授很小就离家在外求学c工作,在西北农大教书育人也有20多年了,只有一个儿子还远在美国的德克萨斯a≈大学留学,好几年都没有回来过,前年老伴中风偏瘫了,为了孩子的前程,老两口硬是没告诉儿子,平时就由孙教授来照护老伴,但是去年孙教授承担了学校里的一个科研项目,工作就忙起来了,实在没办法才想要找个人照护老伴,料理家务。

    孙教授说:“基本上就是这么个情况。照护你阿姨是最主要的工作。生病了,出行不便,又没人能经常和她聊聊天,有时候心情会不好,难免发点脾气,这个希望你能多担待。虽然咱们才见面,但我能看出你是一个实在娃,伶俐c勤快,我很满意。在这里不要拘束,有啥要求你就只管说,工资嘛,每月100块钱你看行吗?只要你安心在这里好好干,工资都是可以商量的。你说呢?”

    100块钱?叶俊萍心里暗暗吃了一惊,她知道,嫂子耿小芹以前在轧花厂和榨油厂帮厨时,和大师傅两个人顿顿要伺候20来号人吃饭,一天工资也不过2块钱,看来这个雇主确实是个厚道人家,她赶紧说:“能行的啦,村里有好多像我这样的女娃下的苦大都还挣不了这么多呢。只是我是第一次干保姆,好多事情可能做得不够好,伯伯你就勤嚷着。”

    孙教授“呵呵”笑了,“没事没事,人嘛,干什么都有第一次,尤其年轻人,学啥都快。我觉得咱运城人呀,还是比较聪明的,河东大地,自古就人才辈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呀”

    也许是好多年没回故土动了思乡之情,也许是来了个家乡的小保姆一下子减轻了心头负担,孙教授拉开了话匣子,兴致勃勃地聊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