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一章 桥·飞地 上篇(第2/3页)  拾忆人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方副乡长自言自语:“一定是送信去了。”

    过河吧,我走前,伸脚踩了石头,石头并不方整,三楞六角、高矮不齐的,踩上去不光硌脚,还会摇晃,不过也不紧张,万一掉下,也淹不了多深,:“你看不见,因为那边菜花连成片,把飞地遮挡住了。”

    而这边的大片荒地,遮不住那几块飞地上的油菜花,蓬蓬勃勃地开着,与对岸的那一大片遥相呼应。

    我没有忘记去年县里召开的四级干部大会,为了防止中间环节多,耽误时机,采取了一竿子插到底的办法,各村支书村主任都通知去了,主要内容就是强化冬季农业生产,确保粮食增产增收,要求土地实现百分百利用,小麦上山油菜下田,杜绝田地冬闲,会后还派出几个小组,深入下来进行督促检查。现在看来,还是存在问题出了漏洞。

    方副乡长告诉我:“这个村的支书压根儿当时就没有去参加会议。”

    “支书没去,主任呢?”

    “没有主任,一肩挑。”

    我笑道:“好事嘛,这样更好统一指挥呀,确保令行禁止呀。那么村里没有人去开会,会后呢?乡里有没有传达布置呢?督查小组呢?他们也没有到这里来?”

    方副乡长说他当时包的不是这片,这片反而是乡长包,乡长工作忙,委托了另外的人过来,等到小油菜秧出齐了才发现这个问题,季节已过已经来不及了,乡长发了火,熊了那个干部一顿。

    “村里的农民呢?他们自己就不会想着下种?”

    方副乡长摇头,也感到疑惑。他说他到这边来的次数少,不太了解,这回领导来了,许多情况领导慢慢深入调查吧。

    走了三里,方副乡长抬下巴示意到了,我也看见了一片房子,一座秃头的山。

    哦,这就是圊林,我的新联系点。房屋很挤,都是陈旧的瓦房,间或有几间草房,乌黢黢一片,现在这个时候,在别的地方,水泥钢筋铸就的新房随处可见,这里竟然看不到一间,我想,也许因为受小河阻隔,大桩的物资运不过来吧,而那靠肩挑背托的时代似乎已经隔得太远。

    村里有一位妇女急匆匆走出来,方副乡长告诉我,是村妇女主任。

    妇女主任看上去四十来岁,穿蓝色的手工缝制的夹衣,头发往后拢,梳成一根辫子,我小的时候,这种发辫常见。妇女主任这根辫子一定不是今天才梳的,已经比较凌乱了,整个头部都是毛蓬蓬的。她要是果断把辫子减掉,剪成短发,稍微熨烫一下,必定会变个模样,大方一点不说,也好打理。不过我马上对自己说,我是没有道理对一个农村基层干部评头品足的,该怎么梳洗是人家的选择权。

    妇女主任有点拘束,离我们四五米站住,嘴巴闭得紧紧的,眼珠子倒是很灵活地在我身上打转,又盯住方副乡长。

    方副乡长说:“我今天主要陪领导下来,当他的向导,圊林村是领导的联系点,所以领导心急,巴不得一抬脚就到村里,在乡里没歇口气马不停蹄就过来了。”

    妇女主任微微喘了口气,转过身,在前面走,方副乡长紧随着她,走太近了,她就紧走几步拉开。

    方副乡长不追了,但仍走在我前头。他问:“老支书呢?在不在家?”妇女主任头也不回说:“支书刚才在吴三耶家,听说方乡长带人坐小汽车来了,就指派我来迎接相陪,也不知道他现在去了哪里。”

    我主动说起话来:“那就麻烦你找个人通知他一下,我们一起到村办公室等着见面。”

    妇女主任左看看右看看,没有找到合适的人,几十步开外倒是有人,她看一眼就摇头,没有喊话。

    我说:“不用找人了,我们到了办公室,再想办法通知他,或许他就在那里呢,刚才你不是说,他已经知道我们来了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