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二章 自由(第2/3页)  华娱之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篆c隶书之类的古代文字,如果不认识字,又怎么去学习呢!

    当然学习这些字自然也是花费了极大的功夫,只是还好,柳絮作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对此自然是深有研究,不然光学习这些字都是一个问题。

    何咏他们开的酒吧是从不拉客的,酒吧门口也从不设露天座位,所以一般来的都是一些熟客,或者是一些充满好奇心的客人。

    “自由”旁边还有一些酒吧,构成了现在后海酒吧的格局现状。

    “老白的吧”,它有着整个什刹海湖景最好的窗边座。

    “老祁的吧”朴拙的装修是一种颇得禅意的本真。

    “蓝莲花”则在不遗余力地还原旧时大户人家一花一木精心妙思的陈设。

    而这些酒吧又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外表非常低调,内部却别有洞天。

    让人能体会到这里的风格正在自觉地与周边的环境达成完美的整体和谐。

    很多时候,这些什刹海酒吧的元老们似乎是在用一种超乎寻常的冷静告诉旁边开始流俗的跟风者,如何尊重大环境c怎样保有真实感。

    更重要的是,这几家酒吧大多集中在什刹海的心脏———银锭桥畔周边。

    什刹海成名于水,自然也不会辜负了这里的一倾碧波。

    夜色降临之后,湖面上船影绰绰,船头二胡c琵琶悠扬的乐声不绝于耳。

    随着船桨荡开的微波行进在波光粼粼之中,鱼生c美酒还是香茶都不过是好友聚会时的媒介。

    一船行过,湖面上留下几盏河灯随着波纹起伏,让人不禁遐想:那千年的红墙碧瓦和动人的月光水色中,究竟还有多少未了的情结?

    何咏意识中闪过这些一幅幅的画面,一时思绪纷飞。

    走进“自由”里面,最抢眼的是一台爱琴海风范的白色钢琴,钢琴师自然是乐队的键盘手秦可卿。

    钢琴,何咏也是能弹的,但他的技术含量c水平,比起秦可卿,自然是差了不止一筹。

    酒吧里面还没有客人,也没有侍应生,只有一个漂亮的身影在吧台忙活着,拿着一个抹布擦来擦去。

    吧台后面的酒架上满是绿色植物c个性饰物,给人一种自然的气息和懒洋洋的感觉。

    她也没有注意到何咏的来临,因为一般这个时候是不会有人来的,而且何咏的脚步放的很轻。

    吧台前面是一排竹椅,不高不低,刚好合适人趴在那里。

    吧台和酒吧大厅之间隔着一堵玻璃装饰的墙壁,有水在玻璃墙壁上缓缓流下来。

    玻璃是中空的,里面空间还是比较大的,养着一些热带鱼,再里面欢快的游动。

    墙壁上的壁画是以花鸟写意画作为装饰,以灰白色做为主色调,天花板是钢化玻璃结构,灰色。

    还有一堵墙是植物墙,有独立的生态系统,“自由”酒吧很大一部分投资都落在了这堵墙上。

    酒吧里面的空气是非常好闻的,到处都有绿色植物的装扮,这就归功于秦可卿了,她对于这些都是异常看重的!

    何咏记得她后来专职去设计时,作品里面满是自然的味道,现在在酒吧她的设计风格已经就初现端倪了。

    因为空气的缘故,所以“自由”酒吧,百分之六七十的客人都是女人,再其他的就是一些文艺青年了!

    沙发是纯白色系的,靠枕却千奇百怪,有各种形状,各种花色,茶几是钢化玻璃,但又有各种花色,不妖艳,反而显得质朴。

    晚上每个座位上都会有一盏小小的蜡烛杯,光线很暗,所以眼神很容易就变得暧昧c迷离。

    每个座位的头顶上吊着一个灯,昏黄色调,气息显的异常暧昧。

    每个位置何咏他们又都会送一个果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