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23.劫难将至(第2/4页)  天宝伏妖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九尾天狐便是其所为。李亨处于极度震惊中,李隆基却早听李景珑旁侧敲击地提过。其后则是西北降妖伏魔一案,再谈到四皇陵闹鬼案,提及安禄山时,李隆基终于坐不住了。

    “安禄山?!”李隆基震惊了。

    李景珑缓缓点头,说:“如今他已逃回了范阳。”

    “獬狱又是何人?”李隆基说。

    “獬狱已经被我们打跑了。”李景珑如是说。

    涉及到一国之相,李景珑不敢贸然就这样将真相揭开,否则势必将引起强烈的动荡,但他仅仅用了一个暗示,李隆基便瞬间明白了。

    最终,李景珑将寿宴当日详细经过说来,权当结案,说:“事情就是如此。”

    金花落中再次陷入了死寂般的沉默。

    “朕还记得。”李隆基喃喃道,“二十年前,第一次见獬狱的那一刻。”

    这下轮到众人震惊了,李隆基居然见过獬狱真身?!

    “它说了什么?”李景珑问出口便觉不妥,李隆基终究是天子,无论如何臣子都不该如此冒昧。李隆基反而没有责备的意思,只答道:“那是在渭水畔祭天之时,河面上起了伸手不见五指的大雾,朕一个晃神间,看见了它。”

    “它朝朕说你的江山,且先寄着,待你待你”

    李隆基迟疑良久,在场诸人心里都替他补上了后半句——待你死后,我再来取。

    李亨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

    “文武百官,都看见了黑蛟背脊没入水中,不到半个时辰,迷雾便随之散去。”李隆基苍老的声音说,“他们将獬狱指为‘祥瑞’,唯有朕知道,这实乃不祥之兆。獬狱在朕一生之中,只出现过一次,却始终令朕不得心安。驱魔司设立,亦缘因于此。”

    说毕,李隆基朝李景珑望来。

    李景珑这才明白为何从驱魔司恢复之时,李隆基便以一种特别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们。

    “朕累了。”李隆基朝李亨说,“你且与景珑商量清楚,如何将国忠与禄山抓回长安。朕有话要问他们。”

    言下之意,李隆基早已心明如镜——杨国忠就是獬狱没跑了,李景珑心想这话可是你自己说的,杨贵妃问起来,我不负责。

    事实上李隆基也不是傻子,出了这么大的事,一国丞相说失踪就失踪,怎可能没有半点猜测?就在他起身时,众人都感觉到,较之年前在华清池所见,李隆基更苍老了,天子的脚步,竟有些蹒跚。

    李隆基走后,李亨亲自将众人送出午门外,时值入夜,蝉鸣尽歇,长安也凉爽了不少。李亨渡过了最初的震惊期,现在终于意识到了时局正朝自己飞速倾斜,他扬眉吐气之日,终于要来了!

    李亨平生最大的两个对手,安禄山与杨国忠真身都是妖怪,这也就意味着李景珑将奉命出去铲除他们,自己不必再操心,等着继承大唐帝位就行。

    “你且先不动手,听我命令。”李亨说,“安禄山逃回范阳,绝不会引颈就戮,其中尚有诸多内情,函待我逐一解决。否则我恐怕激起军队哗变。”

    李景珑知道安禄山身为平卢c范阳节度使,麾下坐拥数十万雄兵,若不妥善处理,只杀贼首,恐怕将引起兵变,说不定袁昆所预言的,正是安禄山死后,大唐陷入内乱的景象。

    李景珑停下脚步,朝李亨认真道:“殿下,不可掉以轻心,除魔须尽快。”

    李亨的心事被李景珑看了个透,颇有些不自在,说道:“这我自然知道。”

    李景珑朝李亨禀告了自己一行人将往杭州之事,李亨想也不想便允了,突然注意到站在驱魔司众人身后的裘永思,打量片刻,而后没再多问,便打发李景珑回去。

    李景珑出得宫来,对着漫天星辰,伸了个懒腰,通缉令终于解决,自己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