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七十二章(第2/3页)  综艺娱乐大明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其中,蕨类植物3种,双子叶植物14种,单子叶植物25种。按照生活型分,挺水植物12种,浮叶和漂浮植物10种,沉水植物20种。

    2陆生植物:陆生种子植物有记载的有104科,近650种。其中裸子植物有5科18种;被子植物99科近630种。由于自然条件优厚,人为影响相对较小,从湖滨向四周山地到最高点海拔3870米的地带,都分布有森林。其中云南松、丽江云杉、黄背高山栎数量最多,所占面积也最大;其次为红桦、苍山冷杉、大果红杉、华山松、山杨;另外分布有较小面积的原生小果垂枝柏。灌丛层中以杜鹃、矮刺栎、榛子等为多,此外有茂密的箭竹,林下草类有龙胆、马先蒿、菊、玄参花、蝶形花等。

    文献记载泸沽湖共有水生植物42种,隶属23科32属,共计分为20种大型水生植物群落,其中挺水植物群落有水葱群落、芦苇群落、香蒲群落、茭草群落、杉叶藻群落、黑三棱群落和禾稗群落等7个群落类型,浮叶植物群落有青萍群落、眼子菜群落、野菱群落和荇菜群落等5个群落类型,沉水植物群落有波叶海菜花群落、穗状狐尾藻群落、红线草群落、亮叶眼子菜群落、丝状绿藻群落和轮藻、丽藻植物群落等8个群落类型。挺水植物群落主要分布在水深0.3~1米的河口两侧或湖湾、浅滩及沼泽的洼地中,一般底质有较厚的淤泥;浮叶植物群落在泸沽湖很不发达,仅在湖湾或湖区局部水域零星分布;沉水植物群落主要分布在水深为1~10米的湖湾及村庄附近水域,分布最深的为轮藻属和丽藻属植物。沉水植物群落在泸沽湖非常发达,不但种类多,生物量大,而且分布宽度也远大于浮水和挺水群落类型,占绝对优势。

    2013年7月和2014年4月的调查结果表明,泸沽湖水陆交错带大型水生植物较为丰富,共计39种,隶属24科,其中包括蕨类植物2种,占总种类的5.3%;单子叶植物29种,占74.4%;双子叶植物7种,占18.9%;以及轮藻类植物。按照水生植物的生活型,挺水植物为13种,占33.3%,分属于禾本科、莎草科等7科;漂浮植物为2种,占5.1%,分属于浮萍科和满江红科;浮叶植物6种,占15.4%,分属于龙胆科、眼子菜科等6科;沉水植物18种,占46.2%,分属于轮藻科、眼子菜科、茨藻科和水鳖科等9科。

    泸沽湖大型水生植物沿湖岸带呈环带状分布,面积约为824.47公顷,占湖泊总面积的14.7%,若去除草海部分,大型水生植物分布面积约为263.26公顷,占湖泊总面积的4.7%。从三大类植物群落类型来看,沉水植物分布面积占96.1%,浮叶和漂浮植物分布面积占2.7%,挺水植物分布面积占1.2%。

    动物

    泸沽湖水圈属半封闭生态环境,动物种类多样。泸沽湖保护区鱼类组成为3目4科12种,4种是泸沽湖的原生种:厚唇裂腹鱼、宁蒗裂腹鱼、泸沽湖裂腹鱼、泥鳅,特有种3种:厚唇裂腹鱼、宁蒗裂腹鱼、小口裂腹鱼,其他8种为次生的鲤鱼、草鱼、麦穗鱼、银鱼、鲫鱼等。关于泸沽湖鱼类问题,就裂腹鱼而言,过去尚有“白条子”、“白砸嘴’’、“厚大嘴巴鱼”、“薄大嘴巴鱼”、“蛇鱼’’、“青鱼”、“吃草细鳞鱼”等六、七个品种,据描述在食性、水域、体型、肤色、个体重量等方面均有差别。3种裂腹鱼经济价值较高,但年产量急剧下降,20世纪50年代年捕捞量为300吨,80年代下降到30吨,90年代降至2吨左右。泸沽湖鱼类组成情况是:泸沽湖鱼类有15种,隶属5目6科,2004年泸沽湖鱼类外来物种为8种,到2014年泸沽湖鱼类外来物种增加到11种。由于11个鱼类外来物种逐步进入了泸沽湖,湖中鱼类区系已由外来物种控制,3种特有的裂腹鱼种濒临商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