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9章 衣锦还乡(第1/3页)  穿越女遇到重生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施禹水又问都走过哪些水路。

    张大郎爽快地说:“也就是离京里比较近的地方来回送货跑得多些。像惠民河这条道,哪个月都得跑。沿黄河往东去一年也能跑一两回。送过一个官到杭州去,至于再往南的,小人还一次也没跑过呢。”

    施禹水便笑着问道:“我是在岭南做县令,若是雇你们家的船一路南下,不知道你们能跑吗?”

    张大郎便迟疑起来去看父亲。做父亲的恭恭敬敬地说:“大人要雇小人的船去上任,本不该推辞的,只是海上的路小人委实没有跑过,不敢答应。若说走大隋时开凿的京杭大运河到杭州去倒还可行。大人可以在杭州买船东下江宁,然后由江宁出海一路向南到广州,再从广州到大人的任职地去。”

    施禹水沉吟片刻,谢过两人出了前舱回到自己舱室,船娘正问淑娘坐着船有没有觉得晕,看见施禹水来了就行了个礼走开,留下他们两口子自在说话。

    施禹水将他本来想着这艘船既是战船改的民船,又大又结实,多花点钱雇下来南下英州很方便,谁知船家竟不敢走海路而不肯的事讲给淑娘,又说了船家建议的路线。

    淑娘问道:“那这个船家其实最南也就是到杭州,没再往南去过,怎么会知道南边的情形?”

    施禹水道:“我还真没想到此处。只是就算他们南下广州过,既然如今不肯去,也是勉强不来的事。”

    淑娘又道:“我记得苏轼不适到过岭南吗?咱们县里不是说有他的学生住?虽然他的学生也不在了,不过还是能打听到一点儿消息的吧?还有罗姐姐的父亲以前不是经常南下贩生丝布匹之类?说不定也能知道些。还有原先的史书珠宝铺,据说也有南地的珠客给他们送货,如今史家虽然走了,珠宝铺不是换了个人继续开着的吗?也或者南地的珠客能说些路上的逸事”

    施禹水止住她:“娘子莫再劳神了,这些事我自会去打听了再从长计议。你如今身子不便,别太多想,累着了就不值了。”

    一路无事。

    初八晚上张家父子特意来说即将从惠民河进入潩水,沿着北开渠再行七八个时辰便到长社县了。

    施禹水跟王守仁都出了船舱来到船头甲板上观看,只见河面辽阔,前方远远地能望见河道突然向东南方向偏折。便问跟在身后的张大郎:“原来是由北向南,如今是要转向东南吗?”

    张大郎笑道:“两位大人不知,前几天其实是往西南方向行船的,如今转一点向之后才是往正南方向开的。”

    施禹水跟王守仁都自嘲饱读诗书却连方向都不认得。

    张大郎小心地道:“这是天晚了没有太阳,两位大人没有太阳做比,认不清方向才会误会的。小人多嘴了,真是该死。”

    王守仁笑着说:“你不用这么小心,我二人不过说说罢了,没有怪罪你的意思。”又叫他只管开船。

    第二天下午,船缓缓地驶进长社县码头。

    船刚靠岸,张家父子合力将搭板安置好,立刻便有一群壮汉挤上来纷纷开口:“客人有东西要搬吗?小的力气最大。”“客人要住店吗,小人家的客栈是整个县里最大的。”“客人”

    钱客商在舱内跟施禹水王守仁商议之后当先出了船舱,站在码头上看看簇拥的众人道:“你们县里两位举人进京赶考中了进士,皇帝给封了官,现在回来祭祖。你们众人拣那车子干净的选两辆出来,先送两位大人回家,再选几个力气大的抬行李。”

    人群轰地一声炸了。

    “有人中了!做了官!”

    “谁?谁中了?”

    “好有半年没见学堂的施大官人了,是不是他中了?”

    “你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了,去年九月施大官人中举不是还开了三天流水席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