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一问一答,男子音如玉石之声,温润如卿;女子语如流水潺潺,婉转清脆。
远处,几个小弟子路过回廊,看见池中亭里白鹤归和秋幼南。
“你看,是少主君。”小弟子抱着书,用胳膊肘捅了捅身边的同窗。
“果然是少主君,少主君身边的那姐姐是幼南师姐吗?”同窗应道,盯了秋幼南看了几眼,小脸红扑扑,“幼南师姐好美。”
小弟子听罢忙笑道:“幼南师姐不仅美还很温柔哩。”
同窗也舒了一口气,脸更红了:“确实。”
小弟子晃动抱着书的手,仿佛这样可以让手不酸些,他看这同窗红似柿子的脸,慢悠悠的说道:“难不成你喜欢师姐啊,”说完,同窗的脸又红了一层,他哈哈大笑,“你可比师姐小哩,等你成年,师姐都成老师姐了”
没等小弟子说完,那个脸红的同窗弟子忙捂住旁边人的嘴巴,恼羞成怒般低声吼道:“叫你胡说。别让师兄们听见,打坏你的手。”
两人嬉笑怒骂,你一言我一语,渐渐走远。
粉墙黛瓦,卧在屋瓦檐角的螭吻被阳光照耀似撒了层金粉,看起来威武十足。
两个小弟子衣着似霜雪般纯白丝绸纱衣,活泼的身影倒映着两个无忧的心境,就连阳光都不忍破坏如此美好一幕,柔柔斑驳洒在他们身上,仿佛添了件新衣。
古人云:鲜衣怒马少年时,一日看尽长安花。可谁知,江南水乡处,远山无涯岸,万花争吐竞春色,白家少年自流韵。
秋幼南趴在美人靠上用手垫着下巴,看着池水那边笑闹的小师弟,勾了勾唇,目光柔和如含水。
白鹤归循着她的目光看向远处的小师弟,心里多少明白。
白家嫡传内系无女儿,外来求学弟子与她更是格格不入。自从她来到白家除了白鹤归c白无争和姨母便再没交谈对象,更别说是知心朋友。
知晓她似乎是有些寂寞,想到如今城下正集会,他思考片刻,道:“如今见你习书如此烂熟,为兄甚为宽慰。近日家中无事,你我清闲,城下集会你可愿去?”
话音刚落,秋幼南猛然转过身子,透彻的瞳孔闪过一丝期待,并未作多思考:“愿去,愿去。”
白鹤归看她一脸兴奋的精怪模样,心里也升起许多暖意,笑意盈盈:“女孩家家如此贪玩。”
“明是兄长先说的此事,现却说起我贪玩。好没道理。”负气言语,可说这话时秋幼南脸上的笑却没停,一股子娇嗔的势头。
白鹤归笑了笑不再言语。
秋幼南也并未介意,独自高兴着明日山下的集会。
时光匆匆,默默的两人丝毫不觉时间流逝。
不远处的铜钟泛来一阵厚重沉闷的声响。
秋幼南被惊扰,抬起头:“书堂都已散学了,一个时辰都过去了。”
她站起身,对白鹤归行了行礼,缓缓道:“兄长,我该回去了。”
白鹤归抬头坐直身体,放下纸笔,揉了揉早已酸痛的手臂:“其实我有一事想要说与你听。”
秋幼南走近他,坐在离他不远的石凳上,静静的看着他,俨然一副大家闺秀的端庄模样:“兄长请说。”
“立夏之后,我要去泰山求学。”
“兄长要去多久?”秋幼南听见泰山,便有些紧张。
姨母在时曾和她提起,八大宗家和各大名门望族都会在立夏之后送家中出类拔萃的公子去泰山求学,并且一去许久。
她不敢想象兄长不在白家时她会如何,没有亲近的人在身边这种感觉她不想体验第二次。
“三年。”白鹤归说的很轻巧。
“三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