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下学,在镇子张贴公文的地方,也去瞧了公文的内容。
两人一路疾奔着回了大吴村。
“娘,咱们家里没有人辞工吧?”
志曦回到院子梳洗并换了衣衫后,来到偏厅,见柳氏已坐在桌前,忙上前就问。
柳氏诧异地反问道:“谁要辞工?”
志学也后脚就到,听了柳氏的话,就冲志曦虚指了一下,说道:“娘,别听志曦的,就他瞎操心。”
志曦坐在柳氏边上,“娘,镇子上贴了招河工的公文,一天五十文的工钱,镇子上好些看了公文的人都嚷嚷着要报名去当河工呢,我是怕咱家作坊里的工人或是那些长工们,也有想去干河工这份活计的。”
柳氏这才明白志曦的意思,想了一下,就说:“今儿娘也在县上听说了,这次要招十万的河工,工钱也给的丰厚,想干这个河工挣银子的人是挺多的。娘这才回家没多久,没听说咱们的工人和长工有想辞工去干河工的。”
志曦“嗯”了声,又说:“这公文张贴才是第一天,也许好多人还不知道,过两天再瞧瞧,看有没有人会辞工。”
志学给柳氏夹了一筷子的菜,对志曦说道:“你放一百二十个心,咱作坊里的工人和咱家雇的长工,都不会辞工去干河工的。你也不想想,他们都和咱家签了雇工合同,没到期辞工,是要赔一个月的工钱的,再有了,河工一天五十文的工钱,难道会比咱们作坊给的工钱多?干的活比咱们作坊的轻松?只要不是傻的,都不会放着咱家的活计不干,跑去当河工挣那份卖苦力的辛苦银子。”
志曦摇头,对志学说:“二哥,你说的是对,只要会算账的,都知道咱家的活计是既挣钱又轻松。可是,咱家和工人签的合同都是一年一签,而有些长工是三年一签。据我所知,这几天可是有一批的工人和长工是到了续签合同的日子了。二姐临走时交待大姐这几天就跟他们续签合同的,我瞧着大姐这两日都在镇子上忙,怕是还没和这些人约时间续签合同。工人还好说,不一定会舍了咱家的这份工。可长工就不一定了,他们签的合同相当于是签的卖身契中的活契,他们要是想摆脱当奴仆长工的身份,那这官府所招的河工,就只好是他们转变身份最好的途径,虽是苦一些,挣的比在咱家挣的少一些,想必他们中间,也是有人愿意的很呢。”
柳氏和志学听了志曦的话,两人都沉默下来,仔细想着志曦所说的那个可能性。
半晌后,志学率先抬头,说道:“如此也好,就乘着这一次,咱们也把作坊和长工都筛选一下,留下诚心想留下的人,那些存着别的心思的,就是这次不离开,以后还是会离开的,就让他们走吧,好聚好散。”
柳氏略一想,觉得志学说的对,“志学说的是,强扭的瓜不甜,如果他们能舍得这份工钱和咱家这么好的福利离开,那他们也未必就是咱家需要的忠诚员工,走就走吧。如花不是说了嘛,一个家族事业中,除了要有一批忠心的老员工外,还需要不时地补充一些新员工,如花说这就叫什么补充新鲜……新鲜什么来着?”
志曦说:“新鲜血液。”
柳氏一笑,“对对对,就是这个词,新鲜血液。”
志曦笑笑,“好,等大姐回来,咱们跟大姐说说这件事。娘,二哥,我看大姐这几日也忙,要不,这次和工人、长工续签合同的事,就由我和二哥来办,我们先了解一下合同到期人的情况,留优去劣,先心里有个数,哪些人要留,哪些人咱们不想要的,也乘这次就不再和他续签合同了。对于自己提出来要走的,我们也都成全他们。”
“行啊,你大姐要看着香皂作坊出成品,还要去镇子上看装修的铺子,那边又要安排搬到那几栋三层楼的住户,这事情确实也多,娘只能把这几家铺子盯着些,这续签合同的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